此种种,李继隆都是为了能够积攒实力以便和耶律休哥野战争胜。
相比于耶律休哥的求战心切,李继隆的战斗欲望丝毫不弱,他在这方面甚至于要远胜耶律休哥,因为他这个宋朝国舅爷的脸面和尊严至今还落在耶律休哥的口袋里。
大战在即,可在如何应敌方面,定州城里各位宋朝大将军们却有截然相反的两种声音,一种主张出城迎战,一种则主张据城死守。
至于原因,因为皇帝陛下有严令只能固守严禁出城迎敌,否则就是公然抗旨不遵。
是不是很熟悉?这多像满城之战时众将不敢违诏变阵只能闷头叫苦的情景。
争执之下,定州监军袁继忠厉声喝道:“你们都别吵了!
辽国人现在已经欺负到家门口了,我们屯积重兵不但不出城迎敌反而还坐视辽国人在外面杀人放火,那朝廷还要我们这些军人干什么?我不管你们是否出战,但我这次一定要率兵迎战且冲锋在前,大不了我袁某人为国尽忠便是!”
袁继忠这一番慷慨陈词让现场之人都为之而热血沸腾,而且他可是监军,他这一表态让其他之前主张据城而战的将领也动了出城杀敌的念头。
眼见要坏事,赵光义派来的太监林延寿拿出了赵光义严令不许出战的诏书:“皇命在此,你们这是要抗旨吗?”
此言一出,现场的气氛顿时凝固了。
就在袁继忠等人将拳头攥得吱吱作响但又不敢作之时,早已是脸色铁青的李继隆突然间是拍案而起!
他对林延寿等人说道:“战场上的事最好还是由我们这些带兵之人来做主,你们这些宫里来的贵人们……”
说到此处,方才还声色俱厉的李继隆突然卡住了,他甚至是已经哽咽得无法言语。
缓了好一会儿后,他再又满腔激愤地说道:“当年我之所以没去君子馆救援刘廷让,我就是为了留着这一副有用之身以图有朝一日能够杀敌报国!
今天!
今天就是我杀敌报国的日子!”
闻听此言,之前一直都与李继隆尿不到一个壶里的定州知州裴济在这一瞬间就对李继隆“黑转粉”
。
裴济之所以对李继隆有意见,原因就在于君子馆之战李继隆的退保自顾。
在他看来,李继隆就是个怕死的孬种,只是因为他是国舅爷所以才一直逍遥法外。
同时,李继隆也看不惯裴济,原因就在于裴济脾气太冲让李继隆感觉实在是没法与其共事,但此战过后这两个互相都看不顺眼的人将成为莫逆之交。
这里请大家记住这个裴济,这位据传是唐朝宰相裴耀卿八世孙的人将在八年以后用他的死亡让自己名垂青史。
为了让各位加深一下印象,我甚至愿意在此提前剧透:裴济是死在了李继迁的手里。
八年以后,已经成长为一头巨妖的李继迁率重兵围困西北重镇灵州,时任灵州知州的裴济在粮草断绝的情况下与李继迁血战到底直至最后城破身亡。
裴济的事我们后面会再细说,放之于此时,因为李继隆这句话而受刺激最深的人还不是裴济,而是李继隆麾下的将军们,因为他们被这话戳中了身上最痛的地方。
这句话不但包含着李继隆和他手下数万将士的尊严,更是毫不讳言地指出了落在他们身上已经两年的莫大耻辱!
君子馆之战刘廷让所部全军覆没,战前被刘廷让寄予厚望甚至是被刘廷让以全军的生死相托的李继隆却率军退保乐寿,他们几乎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友军被辽国人屠杀殆尽。
战后无论是主帅李继隆还是他麾下普通的士卒都无不背负着懦夫和逃兵的骂名,而在刘廷让因为此事绝食而死后,有着国舅身份的李继隆内心所背负的压力更是常人难以想象。
无论在任何时代,荣誉和尊严都是军人最在意的东西,别说是军人,就算是普通的一个稍微有点自尊心的人都不会视自己的声誉如粪土。
在这两年时间里,李继隆和他手下的将士可以说是做梦都在想着如何洗刷自己身上的耻辱。
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