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可怜的董昌,他虽然称帝,可事实上他的实力其实连钱镠都不如,而这一点他也很清楚。
眼见自己就要被自己曾经的小弟给收拾了,危急时刻,董昌与自己曾经的死敌杨行密暗中联合意图灭掉钱镠,但钱镠及其军队的战斗力在这个时候几乎爆了表。
杨行密派军队去攻击钱镠的腹地意图围魏救赵,但钱镠这边是脚踢杨行密拳打董昌,最后的结果是杨行密的军队铩羽而归,董昌则被掏了老窝连自己也成了俘虏。
关于董昌的最后结局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在押往杭州的途中他觉得自己实在是没脸去见曾经的下属遂跳水自尽而亡,一说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在途中被杀身亡。
此战过后,钱镠不但占据了董昌的地盘,而且事后还被唐昭宗任命为镇海、镇东两镇节度使,同时还加封为检校太尉、中书令并赐丹书铁券,恕其九死。
第二年,唐昭宗又命人将钱镠的画像置于凌烟阁并加封其为检校太师,钱镠就此站在了人生迄今为止的巅峰。
遗憾的是,正所谓老而不死是为贼,钱镠在势力壮大之后其个人野心也跟着膨胀了起来。
公元9o4年,钱镠向朝廷索要吴越王的封号,朝廷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但这时候和事佬出现了——朱温。
这个在当时已经成为全国第一大军阀并在实际上掌控了唐朝朝政的枭雄出面斡旋,钱镠最后还是得到了王爵的封号,他被封为吴王。
公元9o7年,朱温正式篡唐称帝建立后梁,他封钱镠为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
此时的中原大地朱温独领风骚,但尽管他已称帝可实力不比他逊色多少的李克用依然高举唐朝的大旗视朱温为乱臣贼子,这二人之间迟早会有一次级火拼。
很有自知之明的钱镠知道自己在这二人的面前只能是当小弟的份儿,于是便安心地在江浙之地当他的土皇帝,至于北边的事,谁当皇帝他就叫谁大哥。
公元9o8年,钱镠被加授为中书令,第二年又被加授为太保,911年,钱镠被加授为尚书令兼任淮南、宣州、润州等地四面行营都统。
看到这些别以为朱温有多么器重钱镠,因为当时类似于钱镠这样的一方豪强都被朱温的一顿眼花缭乱的尊贵头衔给砸得目眩神迷,他这样做不过是想让这些人相互间使劲儿地掐,然后他好坐收渔翁之利,反正赏赐一个名号又不会让他掉一根毫毛。
到了公元912年,朱温被自己的好儿子朱友圭给干掉了,朱友圭随即宣布自己是后梁的第二位皇帝。
相比朱温,朱友圭更是对钱镠加倍尊崇,他给了一个让钱镠受宠若惊的头衔——尚父。
公元915年,朱友圭的弟弟朱友贞动政变夺取了后梁的皇位,钱镠又被加封为诸道兵马元帅,而这个头衔后来又被改为天下兵马都元帅。
在名义上钱镠从此掌管了全国的兵马,但实际上钱镠还是一个土皇帝而已,只是他头上的这个名头着实相当响亮。
朱温父子以及朱氏兄弟间的相互仇杀导致本就大乱的天下更加没有了纲常,各地诸侯在此期间纷纷自立门户,有的甚至公然称帝,五代十国由此变得名副其实。
不过,钱镠却不肯博这个虚名,他一直都以中原王朝的臣子而自居。
公元9年,钱镠再被册封为吴越国王,就此他开始设立自己的朝廷并设置宰相、侍郎等文武百官,一切规格都与皇帝看齐。
李存勖灭掉后梁并建立后唐之后,钱镠在第一时间对其表示了支持和拥护,总之他以前怎么对待后梁现在就怎么对待后唐。
你们在中原打你们的,谁胜出我就认谁当大哥,反正这也不过就是动动嘴皮子和笔墨的事而已。
公元931年,后唐皇帝李嗣源再次任命钱镠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吴越国王,然而这时候已经八十岁的钱镠已经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
第二年钱镠因病而故,临死之前他选定自己的第七个儿子钱元瓘为其继承人并交代了自己的遗嘱:子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