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召集起来,对他们说:“现在我的长子和次子就在你们跟前,他们谁来当皇帝就由你们说了算,你们决定选谁就去牵他的马辔头。”
这还用选吗?恐怕只有想死的人才会去牵耶律倍的马吧?
就这样,耶律德光成为了继耶律阿保机之后辽国的第二位皇帝。
有耶律倍这样的人在,耶律德光怎么都觉得自己的皇位不安稳,即使耶律倍去了自己的封国也不能让耶律德光放心。
面对母亲和二弟的监视与防范,丢了皇位本来就很不爽且觉得很受侮辱的耶律倍怎么说也是个有自尊的人,他受不了这种窝囊气,于是他跑了,他只带了书经和他宠爱的小老婆,大老婆和孩子全留在了辽国。
当时的后唐皇帝李嗣源以天子仪仗迎接了他,还给他赐名李赞华,后来又为他改名为李慕华。
多说一句,千万不要以为耶律倍就是个良善和气之人,史称其嗜杀且好饮人血,经常把身边的漂亮美眉拉过来用刀在她们的身上划一条口子,然后他就上来吸血,而仆人一旦让他不顺心就动不动来一个炮烙之刑。
再来说耶律德光。
他是个好皇帝——对契丹人来说是这样,他的功绩和贡献完全不逊色于他的老爹。
在他的治理下,辽国荡平了四周一切敢于与其作对的势力,但要说到他当政时期最能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就必须要说燕云十六州。
在中国历史上几乎尽人皆知的石敬瑭当年面对后唐末帝李从珂的步步紧逼决定造反,为了必胜他便暗通辽国,他提出的条件是:只要辽国肯派兵帮他灭掉想要干掉他的后唐皇帝李从珂,那么等到他石敬瑭做了皇帝之后就会把燕云十六州送给辽国。
耶律德光大喜。
这种买卖太划算了,于是他带着人帮石敬瑭干掉了李从珂。
事后,石敬瑭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承诺,燕云十六州成了辽国人的地盘。
燕云十六州,不管是在小说里还是在影视剧里,有关于这一时期的那些故事中总会出现这五个字。
这是一个地理概念名词,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和山西北部地区,这里不但有富庶一方的华北平原,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太行山和燕山山脉,最最重要的是,这里有长城。
燕山、太行山、长城,这些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袭的天然和人工屏障,守住这里就是守住了中原腹地。
反之,这些地方如果被北方的游牧民族所控制,那中原腹地就时刻都处在草原民族的铁骑大军的威吓之下。
这里就像是一把锁住了中原门户的大锁,而辽国人得到燕云十六州之后这把锁就掌握在了他们的手中,他们随时都可以破门而入。
这把锁让后来的柴荣、赵匡胤和赵光义都为之而抓狂不已,他们终此一生都在想着把这把锁给夺回来,但无一例外地都没能成功,这造成了后来的高粱河之败、雍熙北伐的失败以及北宋最后的覆灭。
可以说,燕云十六州就是中国北方的一个战略制高点,谁占据了它就意味着掌握了战略的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
进攻自然没什么可说的,辽国人只要想进攻就可以居高临下利用他们的骑兵在广阔的华北平原上纵横驰骋,进而席卷中原大地。
至于防守,宋朝的大兵们如果想去攻占燕云十六州那就得先在平原上跟辽国的铁骑先较量一番,输了就得滚回去,赢了还得继续赶路,然后跋山涉水起仰攻。
但是,你们可得小心了,说不定在半路上就会被漂浮不定的辽国骑兵把粮道给你们劫了,比如曹彬的遭遇。
恐怕当时的人们没有谁会想到一个令人不敢相信的事实:那就是自公元936年辽国占据燕云十六州起,直到公元1368年徐达率领北伐大军光复大都为止,这块土地被辽国、金国和蒙古先后统治了总共432年!
石敬瑭没蹦跶几年就翘了辫子,他的儿子石重贵当了皇帝之后突然雄起了一把,他先是杀了后晋境内的辽国商人,然后秣马厉兵准备跟辽国人开战。
耶律德光大怒,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