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心散了,接下来他便可以顺势改变战略,由之前的持久战改为反手为攻。
韩忠信在制定大小战略时都会先上疏皇帝,得到皇帝的准许他才会推行,当然战场瞬息万变,韩忠信亦不是死板的凡事均得到皇帝批准才去做,而是能在不违背圣意的情况下随机应变。
哪怕年轻的今上给了韩忠信足够的自主权,还有一把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深安为官之道,向来谨小慎微的韩忠信可没有因此就放松警惕。
这半年多来梅蕊冷眼旁观韩忠信如何领兵打仗,如何经营跟朝廷跟皇帝的关系,她对韩忠信钦佩犹甚。
梅蕊知道皇帝大过年紧急宣召枢密使,两位宰相的用意,她牵住皇帝的袖子肃然道:“陛下是跟几位相公商量同北国议和是么?”
宋嘉佑没有瞒着梅蕊:“卿卿有何建议?”
梅蕊没有直接回答皇帝的询问,而是反问:“陛下心中如何打算?”
宋嘉佑郑重其事道:“趁着北国发生内乱,乘胜追击,就算不能拿回有云十六州,拿下至少两座本属于中原的城池也好。”
梅蕊松开了皇帝的袖子,开口之前她先屈膝一礼:“陛下万万不可。若北国主动求和,陛下该把握时机,延续十多年前太上皇同北国签订的盟约。大军连战数月,早已疲惫不堪,去年本就天灾,国库早就告急,此刻万万不可言战。”
宋嘉佑听到梅蕊竟阻挠他乘胜追击,略有不满:“别人可以怯战,怎贤妃的骨头也软了?莫非是宫里的锦衣玉食将贤妃的骨头养软了?”
梅蕊面对皇帝的讥讽不客气的反唇相讥:“陛下适才嘲讽妾的话您有胆量在太上皇面前说么?陛下龙椅真的坐稳了吗?陛下觉得此刻真的是北伐的好时机吗?陛下可还记得太宗灭掉北汉后,不顾群臣反对,高梁河败绩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