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大宋。】
【哲宗元符三年,春末。】
【汴京李格非府邸的后园。】
【几株晚桃犹抱残红,暖风裹着柳絮,悄无声息地漫过水榭轩窗。】
【窗内,一场“打马”博戏正至酣处。】
【十六岁的李清照跪坐于锦茵之上,背脊挺得笔直,目光灼灼地盯着面前的棋枰。】
【她对面的,是年长她几岁的兄长李迒,此刻正拈着一枚象牙所琢的“马”,沉吟不定,面露难色。】
【棋枰上线路纵横,代表不同步数的格子里,散落着数枚玉马。李清照的几匹马已悄然形成合围之势,看似散漫,实则杀机暗藏。】
【“大兄,若再犹豫,这局可又要被我一扫空了。”少女的声音清亮,带着几分掩不住的得意,指尖轻轻点着枰面一角,“此处,乃‘函谷关’,一子当关,万夫莫开。你已无路可退了。”】
【李迒苦笑,摇头弃子:“罢了罢了,又输与你了!小妹,你这脑子究竟是如何长的?这打马之戏,需记路线,算步数,通兵法,便是朝中许多官员也未必有你这般精熟。我真是自讨没趣。”】
【李清照闻言,眉眼弯弯,一边利落地将赢下的筹码——几枚小巧的金瓜子拨到自已面前,一边笑道:“兄长承让。此戏之妙,岂止步数兵法?更在临机应变,窥破人心。你方才只想长驱直入,却忘了耀武扬威之后,必要损兵折将。”】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庭中纷飞的柳絮,忽而回头,神采飞扬:“依我看,这博弈之道,与作词无异。布局如谋篇,落子如炼字,须得一气贯通,又奇兵突出,方能制胜。岂是单单凭运气的莽夫所为?”】
【正说着,侍女端来新煮的茶汤与几样点心。】
【李迒赶忙道:“快将这些东西撤远些,莫要扰了咱们女公子钻研兵法的兴致!”语气虽是调侃,却满是佩服。】
【李清照却端起一盏茶,轻呷一口,笑道:“兄长莫要取笑。《论语》有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以此戏用心,也好过无所事事。况且,圣人亦云,‘弈者,数也。’岂不闻‘精其理者,足以大裨圣教’?”】
【李迒被她一番引经据典驳得哑口无言,只得连连摆手大笑:“好好好,我说不过你!你这张嘴,将来不知要便宜了哪家儿郎!”】
【李清照却不接这话,只低头小心地将棋枰上的玉马一一收回一个精致的檀木盒中,那里面还装着她自已绘制的打马图谱草稿,密密麻麻标注着心得。】
【窗外柳絮依旧纷扰,而窗内的少女,心思已超脱了闺阁方寸,在那纵横十九道般的棋枰之上,演练着她纵横捭阖的才情与不甘凡俗的心气。】
【此时的快意,并非源于赢了几枚金瓜子,而是那“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的绝对自信。】
【见李清照不语,李迒打趣道:“怎么,被为兄说中心事了?”】
【李清照轻轻白了他一眼,却道:“不和你玩了,我晚点要和阿玉她们小聚赏花去呢!”】
【李迒摇头笑道:“那你可要少喝几杯。”】
【李清照气恼道:“我都说了是去赏花,哪里说喝酒了?小妹在你心中,难道就是个酒鬼的形象吗?”】
【李迒哈哈一笑:“那也是个明媚聪慧的酒鬼……”】
【翌日。】
【李清照醒得很晚。】
【昨夜一场急雨疏狂,挟着风叩打了一夜的窗棂,也扰了她浅眠的梦。】
【此刻醒来,犹觉得枕簟生凉,宿醉未消。】
【昨日与几位闺中挚友小聚,在后园亭中赏那最后几株盛放的海棠,不免多饮了几盏醇甜的青梅酒,嬉笑赋诗,直至暮色四合。】
【现在她没心思去想昨天兄长的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