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这奇怪的洞穴中,自己能得到许多不错的宝物。
到时候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杨锋摩挲着胸前的徽章,当红光扫过那些矿石时,仪器出细微的蜂鸣。
他瞳孔微缩,望着洞穴深处翻涌的雾气,心中燃起炽热的期待:&0t;这深不见底的地脉里,恐怕藏着比科技遗物更惊人的秘密。
&0t;他将斗篷边缘又紧了紧,混入搬运货物的人群,向着那片氤氲的迷雾迈出试探性的一步。
他来到人群密集的市场,用耳朵上的语言翻译器收集着他听不懂的语言,耳畔传来翻译器细微的声响:“语音录入翻译中,当前进度完成百分之十,预计解码语言还需24小时!”
暮色降临时,杨锋蜷缩在市场角落的阴影里。
他运转体内气血之力,将呼吸调整到极致绵长,听着翻译器不断收录陌生词汇。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佩戴的翻译器才彻底的翻译完这个世界的语言,他才从气血修炼中退出,舒展了一下僵硬的四肢。
杨锋顺着石板路拐进一间悬挂着青铜钥匙标志的书馆。
杨锋翻开一本古朴的书册,羊皮纸书页在指尖沙沙翻动,这个世界的一片角落也映入眼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约1800年前,地质勘探队在南布海洋的神秘海岛上,现了一道贯穿地壳的「熵能紊乱区域」巨大的垂直洞穴。
直径逾千米,内部充斥着扭曲的能量场,任何精密仪器进入后都会因量子态紊乱而报废。
这片被称作「混沌深渊」的区域,成为了现代科技无法触及的禁区,于是探测活动便只能依靠于人力开展。
人们通过较为原始的工具以及巨大洞穴内的资源开始了对未知的探索。
一时间那种充满不可思议的姿态,致使无数渴望突破物理法则桎梏的探险者纷至沓来。
他们以本土矿石熔炼出「共鸣晶」制作探测工具,在洞穴入口利用悬浮岛屿搭建起悬浮式城寨「熵垣镇」。
这些掌握混沌渊生存法则的人被称为「熵契者」,根据与深渊能量的共鸣等级,分为六个阶层:
-初印者:学习技能与生存技巧的新手,是各个组织培育的新人。
-灰印者:仅能佩戴基础共鸣晶,在裂隙浅层采集能量样本,相当于入门学徒,可激活一阶元素共鸣,下潜深度不过800米
-青痕者:掌握能量塑形技术,能独立完成中阶勘探任务,极限深度5000米
-玄纹者:导师级熵契者,负责教育新人,可与深渊能量建立稳定契约,常担任探险队领袖,下潜记录突破米
-星篆者:大师级熵契者,深渊探索的领头人物,下潜深度能够突破米。
-神镌者:传说级存在,现存仅有四人,能够短暂改写局部空间法则
经过数百年探索,人们现混沌渊存在「因果反噬」机制:每深入一层,探险者都会无意识与深渊能量签订灵魂契约。
返回地表时或是返回上一层级时,契约条款将以奇怪方式生效,这种现象被称作「溯回代价」。
根据危险程度,裂隙被划分为七大区域:
1零域走廊(0-1200米):有阳光、草地、树木,熵契者聚集地,危险较低。
能量场相对稳定,适合新手历练。
溯回代价表现为记忆紊乱、轻微晕眩、呕吐。
2颠倒迷境(1200-2500米):出现陷阱和危险生物,有监视基地,神镌者「秩序」,环境与地表接近。
溯回代价表现为精神疲惫焦虑,伴随严重呕吐、头痛、末端神经麻痹。
3深渊束井(2500-6500米):地形复杂,有断层、瀑布,生物危险,是许多熵契者的极限,有监视基地,神镌者「曙光」驻守在此。
溯回代价表现为精神疲惫嗜睡,伴随平衡感异常、幻听、幻觉。
4食骸熔炉(6500-米):环境阴森,有致死瘴气、噬骨兽等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