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极是佩服,此人巧思敏工,是个极聪明之人。
他放下字模,站在一女工后面观看,女工正对着义务教育二年级的《数学》书样,进行捡字装版。
依照禹允贞设计的原稿,将刻制好的汉字、数字、表格、插图、专名线等组成课本专用尺寸的活字版。
鲁世任惊喊道:“怀民!
你们这还能刻印插画?”
禹允贞从挎包里拿出一本国学课本,递给鲁世任,笑道:“鲁大人,你瞧我们印刷好的义务教育一年级下的国学课本。”
鲁世任知这周夫人是负责文教院的院,他拿来翻看,只见第一课:《春天来了》
上面便有插画,画的是阡陌田野,农夫春耕,远山小河,池塘鱼跃,冒烟工厂,青柳掠过燕子。
鲁世任赞不绝口:“妙啊,妙啊。
真好,蒙学读物又有些乡野童趣,我之前有此想法,只是没这工艺,只得作罢。
这是谁做的?”
禹允贞指着书面扉页笑道:“我们两个。”
鲁世任见扉页上印有:
编撰:周怀民、禹允贞
绘图:禹允贞
刻印:保民印刷厂
他看着眼前这两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并肩站在眼前,郎才女貌,不禁有些愣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万万没想到,这两个年轻人,一个为孩子作插画,一个为孩子装蹴鞠,心怀爱意,为丁香客店那调皮男童,为这一路上所见的孩子们,做到了如此地步。
这就是为人民服务吗?
鲁世任意识到盯着两人看有些失态,忙咳了掩饰:“你们两个,很好。
怀民,为什么要为孩子这么做?”
禹允贞双手抱胸,脆声道:“因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未来是年轻人的。”
周怀民指着熟练的捡字女工:“鲁大人,因为时代变了。”
鲁世任闻听,大为惊骇,如同被雷击,心头不由得颤栗,鼻子酸楚,眼含泪意,喃喃道:“时代?什么是时代?”
是啊,农会的墙壁上总是提起时代。
时代是什么?
这里的人,和这两个青年人一样,看起来如同东方升起的太阳,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希望。
而朝廷治下,自己治下,总是不由得感受到世态炎凉,伴有秋风的凉意和萧瑟。
他的思绪被汪余庆打断。
厂长汪余庆带着众人来到第二间:“鲁大人,请看,这是咱们五个印刷机,分为五组,看量多少,如果多了,五个组排版,一起印刷。”
鲁世任已经处于极度震惊之中,已忘了回复汪余庆,瞪大双眼看着厂房内。
他想象的刻印,就是类似传统雕版,一个人拿着小木框,站在小桌前涂墨,把纸摊上,用滚轮压制。
但眼前的刻印机却是庞然大物,这一个房间,只能容得下五个了,每台刻印机都有三四个工人在忙活。
眼前这一台机器,正是印的最新一期的《伊洛会报》。
报纸的大小都是统一的,无论是《民报》、《伊洛会报》,还是刚送过来第一期的《嵩阳院报》,都采用标准的报刊用纸。
标准化,是工业批量生产的第一步。
有一切纸工专门负责切纸,报纸有报纸专用的切纸刀,尺寸规格统一,只需放入对齐操作刀具即可。
然后把纸放入刻印机左边的纸托。
刻印机中央是一个很高的钢架,钢架上倒悬着一个实心印锤,锤面包裹着鞣制过的牛皮。
印锤下面,即为排版好的字模框架。
印刷工转动钢架的进出纸转轮,转轮拨动纸张。
“妙啊!
这小转轮竟如此巧妙,也无需用手捻纸,刚好扫一张落于字模上。”
鲁世任惊奇。
刻印工压下长长的杠杆。
“砰!”
一张即刻印好,再转动转轮,把印刷好的一张拨出,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