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茂见此人身着官服,拱手拜道:“我等是王府工役。”
众人听了惊讶,这些人富商打扮,哪里是像干苦力之人,怕是要以银抵役。
马通判了然,也摸不清众人来路,便道:“去那边役厂登记,验明牌票。”
马通判所谓的役厂,就是福王府承奉司在城门口搭建的临时工棚。
“下一个!”
两个净面文书小太监抱着暖炉,端坐桌旁。
陈家茂上前,讨笑道:“这位上差,我等几十人都是巩县的府役,想以银抵役。”
一姓聂的太监瞧了瞧一行人,面露异色,心道最近听说了巩县有几个乡绅在搞什么厂坊,难道连役丁都这么有钱?
“今年不行,不能以银抵役,递你的役牌。”
聂太监喝道。
陈家茂一行人听了震惊,惶恐的互视,急追问道:“上差,今年为何不行?”
聂太监受着寒风,不耐烦的说道:“宜阳等县丁户全没了,你们再以银抵役,谁来干活?快点!”
六日后,杨家庄农会大院。
车马行的韩好生和社兵从洛阳赶回,把情况一一说明。
杨君岳震惊道:“什么!
一个人都没回来!”
韩好生道:“听说是今年不准以银抵役,现在缺少人丁,东门也正修盖新炮台。”
杨君岳点了点头,徘徊一会,驻足道:“老韩,带我们去周家沟一趟。”
杨君岳和王修安两人乘马车来到周家沟平安堂。
“周会长他这会在午间学堂授课。”
保民报社知事陈应魁道。
两人又来到原来的制墨坊,这里被改造为午间学堂,周家沟一带的厂坊工人和管事午时来这里识字算数。
见周怀民正授课,也不便打断,便在院里驻足静听。
周怀民指着黑板:“这个字念文,这个字念明。”
“连起来就是文明,《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咱们记实也经常和大家念这个词,就是这般写法。”
格物堂谭向问道:“之前杨记实说,文明就是不骂人,好好说话。”
周怀民点头:“是的,这是文明。”
黄素娥喜道:“今日又多学了两个字,识字真好。”
火药坊主事黄素娥,是周昌润的婆娘,之前是周家沟纺纱坊的主事,自从纺纱坊解散后,转任火药坊主事。
她现在明白了,做事有两点很关键,一是识字,二是可靠。
自己虽然不识字,但在周怀民心里,自己是个可靠的人。
格物堂苏绍喜道:“我妹也说过,文明就是大家都认可的品德,受过圣人教化。”
周怀民指着苏绍喜,对大家说:“没错,比如苏绍喜走在半路,我拿刀逼着他把刚的工钱给我,霸占了他的劳动成果,这就不是文明。”
火炮营营长赵至庚道:“杜二、李际遇这种山贼土匪活着只靠掠夺,就是野蛮,而我们生产富足,就是文明。”
周怀民点头:“文明也可以这么理解。”
商务堂知事周怀祺道:“我看呐,谁生产方式先进,谁就是文明,谁生产方式落后,谁就是野蛮。”
黄必昌问道:“怎么说?”
周怀祺笑道:“这个我最有体会,为啥人家来求着我要货?还不是因为我们的工艺更好,厂坊制度更出色。”
李升道:“祺哥说的对,我们杂货堂以工代赈,养活族老孤寡,也是如此。”
杨君岳两人互视,这周怀民的午间学堂,不仅人才济济,讲的也比杨家庄的午间学堂有深度。
杨家庄的午间学堂聘的是原杨家庄学堂塾师,只是教人识字。
两人进屋,见众人惊异,道:“我有事找周会长,也不急,继续讲。”
说罢两人自找地方坐下。
王修安道:“我看呐,文明就是让人干活就给钱,野蛮就是让人干活不给钱。”
和杨君岳两人互视,哈哈大笑。
周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