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全族!供我科举 > 第267章 装就要装到别人相信

第267章 装就要装到别人相信(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带狗也能C?我走了C给我看看 好甜!妈咪的味道爹地好喜欢! 青元界 病娇女帝强娶我,气得师尊黑化了 娱乐:我从不吃软饭 我都元婴期了,你跟我说开学? 零零后野小子刁蛮千金,纵横股海 开局一座仙朝,无限融合仙人长老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龙家传【1】

暖阁内的气氛,因这段对往昔峥嵘岁月的共同追忆,尽管两人的追忆角度和心境截然不同。

然而,试探并未结束。皇帝很快从追忆中抽身,随后又看似随意地问及了几个问题:关于前朝漕运制度的利弊,关于科举取士标准的演变,甚至提到了历史上几次著名的吏治整顿…每一个问题,都看似在询问历史,实则无不隐隐指向当下朝堂正在争论或亟待解决的难题。

秦思齐心知肚明,一律如法炮制。谈及漕运,他便细数历代漕运管理机构的变迁、运河开凿的艰辛、漕粮运输数额的增减,却绝口不提如今漕运衙门效率低下、沿途盘剥、损耗巨大的现状。

论及科举,他便畅谈取士标准从重诗赋到重经义、从看重门第到强调文章的演变过程,盛赞本朝科举广开仕途、唯才是举的圣德,却对如今科场文体僵化、士子只知空谈性理而无实务能力的弊端视而不见。

说到吏治,他便大讲前朝某某皇帝如何雷霆手段整顿贪腐,引得天下清明,然后归结于:“陛下圣明,烛照万里,我朝吏治较之前代,已有云泥之别”。

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展现出扎实的史学功底和清晰的逻辑,言语间始终充满对先贤功绩的敬仰,对祖宗之法的维护,对当今圣世的讴歌。

态度恭顺无比,观点却如同被流水冲刷了千万年的鹅卵石,圆滑无比,抓不住任何实质性的把柄。

就像一个最谨慎,最有经验的舟子,在皇帝话语所形成的河流中航行,凭借学识和急智,敏锐地避开所有可能隐藏着敏感的现实问题,只在安全的历史荣光与制度颂扬河段流连徜徉,绝不越雷池半步。

这场深夜召见,持续了约莫半个时辰。大部分时间,是皇帝在看似随意地发问,秦思齐绞尽脑汁地应答,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引”和“绕”。

精神的高度集中,应对的如履薄冰,让他感觉这半个时辰,比他在翰林院通宵达旦三个晚上还要疲惫。

最终,皇帝似乎也感到了一丝倦意,端起手边早已凉透的茶盏,轻轻呷了一口,然后挥了挥手:“好了,时辰不早,你且退下吧。勤勉公务是好的,也需顾惜身体,莫要年纪轻轻便熬坏了。”

“臣,谨遵圣谕!谢陛下关怀!臣告退。”秦思齐如蒙大赦,再次毕恭毕敬地行了大礼,然后低着头,躬着身,一步步倒退着,直到门槛边缘,才缓缓转身,迈出了西暖阁那扇沉重的大门。

重新走入夜色中,这才惊觉,自已贴身的白色中衣,早已被冷汗彻底浸透,黏在背脊上,十分难受。

皇帝欣赏自已的勤勉,或许也看穿了自已的滑头。但这正是秦思齐处心积虑想要达到的效果。自已不需要成为皇帝心目中那种锐意进取、锋芒毕露、敢于任事的“能臣”或者“孤臣”。

那样的人,或许能一时风光,但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上,往往死得最快。自已只需要给自已精心打造一个形象:一个出身清白、懂得感恩、勤勉能干、恪守臣节、深知进退、尊重体制的人。一个能干、听话、不忘本、且懂得藏拙的年轻官员。

这样的形象,或许不会让自已立刻飞黄腾达,但足以让他在积累足够的资历和声望后,有机会被安稳地外放至地方,担任一任亲民官,远离京城这是非之地。

而不是被牢牢按在京城,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棋子,或者在某些关键时刻,被推出去充当祭品。

此刻,乾清宫西暖阁内,皇帝依旧独自坐在那张紫檀木圈椅中,望着秦思齐离去的方向。低声自语:

“秦思齐…农门出身,李立恒的学生…倒是个聪明剔透的小子,心思缜密,懂得藏锋,知道进退…年纪轻轻,便已深谙明哲保身之道,难得的是,这保身之术,用得还不让人生厌,反而显得颇为赤诚?”

“李立恒那个倔老头,脾气又臭又硬,像块茅坑里的石头,看人的眼光倒是不差,给朕…送来了一个有趣的人。”

“且看看吧……”皇帝最终淡淡地吐出三个字,身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百鬼末日,鬼王在我手下打工陈青晨曦 洪荒之永恒天帝 错嫁渣男,我反手送他满门抄斩 太上忘情记 黑道风云:我的京城姐姐 凡人作弊修仙 楚云苓萧壁城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贞观无太子 武侠:开局被暗杀,我觉醒满级龙象功 大商:从占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