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夫子,此章赞闵子骞之孝。
"秦思齐起身一揖,
"闵子骞后母虐待,而其父欲逐后母,闵子骞劝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遂感化后母。夫子赞其孝行能化人,非止于事亲。
"夫子这才面色稍霁:
"坐下。
"转向赵明远,
"你若有秦思齐一半用功,也不至于如此不堪!
"
一堂课下来,夫子提问十余次,秦思齐独答七次,每次都引经据典,见解独到。下课时,夫子破天荒地留了句话:
"学问之道,贵在勤勉。尔等当以秦思齐为楷模。
"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赵明远那伙人酸溜溜地走了,其他学子却纷纷围上来借笔记抄录。李文焕和林静之像两个护法似的站在秦思齐两侧,一个帮着收钱每个学生十文,算是纸墨钱;一个维持秩序,防止哄抢。
"别急别急,都有份!
"李文焕吆喝着,
"思齐的笔记每晚都会整理誊抄,明日还有新的!
"以此赚点小钱,贴补家用,也不能一直找茂才叔要钱,村里刚经历了大灾也没有什么银钱,还是要自食其力,搞钱!
角落里,张成孤零零地站着,手里紧攥着几文铜钱,想上前又犹豫。秦思齐看见了,主动走过去:
"张同窗,你的笔记可否借我一观?我见你昨日批注颇有见地。
"张成愣住了,瘦削的脸上闪过一丝难以置信,随即受宠若惊地递上那本他的笔记。秦思齐翻看片刻,真诚赞叹:
"这个'门人益亲'的解释角度新颖,我能抄录下来吗?
"
张成激动地点了点头。而后齐哥儿问道,“我们两能互换笔记吗?”张成同意道:“可以!”两人交换笔记时,秦思齐悄悄把那几文铜钱塞回了张成的书袋。而后说道:我们两是平等交换,无需这些!
午休时分,秦思齐三人找了间僻静的耳房用饭。林静之命书童送来食盒,掀开盖子,香气四溢。
"思齐,你尝尝这个糟鹅掌。
"李文焕殷勤地夹菜,
"我娘特意让厨房做的,说是补脑子。
"
秦思齐道了谢,却没急着动筷,而是取出纸笔记录上午的心得。林静之看得摇头:
"你也太用功了,连吃饭都不忘温书。
"
"习惯成自然。
"秦思齐笑了笑,
"夫子讲的内容,若不及时整理,过两日就记混了。
"
正说着,门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李文焕猛地拉开门,只见张成慌慌张张地跑开,地上落了几张草纸,上面密密麻麻抄满了秦思齐上午讲解的内容。
"这人也真是...
"李文焕挠挠头,
"明明可以光明正大地来听...
"
秦思齐却起身捡起那些草纸,小心地抚平折痕:
"他的字进步很大。
"说着取出自已的一页笔记,连同那些草纸一起放在门外显眼处。
下午的课上,夫子讲解《颜渊》篇。讲到
"克已复礼为仁
"时,突然提问:
"秦思齐,你整日手不释卷,可曾想过为何而学?
"学堂里顿时安静下来。秦思齐沉思片刻,朗声答道:
"回夫子,学生以为,学以为已,亦为天下。克已修身,方能齐家治国。
"
夫子捋须点头:
"善。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尔等读书,当时时自省。
"
散学时,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