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简单,但从一个六岁孩童口中说出来,却显得格外震撼。秦思齐提到的每一点,都直指要害,仿佛他亲眼见过瘟疫如何肆虐一般。
"好!
"村长突然拍案,打破了沉默,
"齐哥儿说得句句在理!就这么办!从今天起,村里立下新规矩:一、所有饮用水必须煮沸;二、发现病症立刻上报,病人单独安置;三、外人一律不准进村;四、祠堂每周一次派人在村中洒石灰;五、丧事从简,当日下葬!
"
没有人反对。干旱时期的严苛生存法则已经让白湖村的村民明白,在生死存亡之际,规矩越严,活命的机会越大。
议事结束后,秦茂才单独留下了秦思齐。祠堂里只剩下他们两人,火盆里的炭火发出轻微的噼啪声,映照着秦茂才蜡黄的脸。
"齐哥儿,
"茂才的声音突然柔和了许多,
"快过年了,我想请你帮个忙。
"
秦思齐抬起头,疑惑地看着他。
"给村里每家每户写副春联吧。
"茂才从案几下拿出厚厚一叠红纸和一块新墨,
"纸是祠堂公中出的,墨是我爹珍藏的。给村里人写写对联,提升一下氛围,你夫子当年就是这样做的……
"
秦思齐愣住了。给全村写春联?
"我的字还不够好…
"他小声嗫嚅道。
秦茂山笑了:
"傻孩子,就当是给村里冲冲喜,去去晦气,你就当练习写字了,其实因为老秀才,村里人都会写字,读书,但是就是考不出去!
"
秦思齐不再推辞,郑重地接过红纸和墨块,深深鞠了一躬:
"我一定写好。
"
接下来的日子,秦思齐把自已关在家里,练习写字,专心致志地写春联。一笔一划地写着吉祥话: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
"五谷丰登辞旧岁,六畜兴旺迎新春
"
"门迎百福福星照,户纳千祥祥云开
"
每一副对联他都写得极其认真,把希望和祝福全部倾注在笔尖。手腕酸了就甩一甩,眼睛花了就揉一揉,直到母亲强行把他拉去休息。
雪停了又下,下了又停。秦思齐家的炕桌上,继续练写字,村里人听说齐哥儿在写春联,纷纷前来观看。围着小小的齐哥儿,看他笔下流淌出的工整字迹,眼中满是敬畏和羡慕。
"齐哥儿这字,比秦秀才在的时候写得还端正!
"
"这孩子,将来必定有大出息!
"
"咱们老秦家出了个文曲星啊!
"
赞誉声不绝于耳,但秦思齐只是腼腆地笑笑,继续埋头写字。他知道,这些夸奖里,更多的是对知识的敬畏,对未来的期盼。一副红艳艳的春联,代表的不仅是年节的喜庆,更是一种宣告——白湖村活下来了,而且还要继续活下去!腊月二十八,是分发春联的日子。祠堂前的空地上排起了长队,每家派一个代表,来领取专属于自已家的祝福。秦思齐坐在一张破旧的桌子后面,面前堆着分门别类的春联。每发出一幅,他都会轻声念一遍上面的内容,解释其中的吉祥寓意。
"秦守业家,'春风得意年年好,前程似锦步步高',祝您家来年顺顺利利,日子越过越好。
"
"秦守成家,'福星高照全家福,春光耀辉满堂春',愿您全家平安健康,福气盈门。
"
"秦寡妇家,'岁岁平安添百福,年年顺景纳千祥',愿您和孙子来年衣食无忧,平安喜乐。
"
领到春联的人无不千恩万谢,有的甚至红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