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顾浩的嘴比现代的保险柜还严,任谁旁敲侧击、威逼利诱(主要是利诱)。
他都三缄其口,只说是梦中所得,天机不可泄露。】
博主的声音在光幕中回荡,带着几分戏谑:【各位观众朋友们,你们可别小看这“梦中所得”四个字。
在古代啊,这招可好用了!从黄帝梦游华胥国,到庄子梦蝶。
再到李白梦游天姥山,多少奇人异事都往“梦”这个万能借口上推。
毕竟,梦这东西虚无缥缈,谁也查证不了,你说是不是?】
【不过话说回来,】博主话锋一转,【在古代艺术史上,确实有不少作品被传为梦中所得。
比如唐代书法家张旭,常在醉后挥毫,自称得神人指点;
宋代画家米芾也常言其画意来自梦境。
这种“神授说”在古代艺术创作中相当常见,既增添了作品的神秘色彩,也避免了创作者解释创作过程的麻烦。
顾浩这一招“梦中所得”,可谓是深得古人真传啊!】
天幕上适时出现几张古画插图,展示着历代传为神授的艺术作品,引得观众啧啧称奇。
【直到有一天,当时已为丞相的诸葛明,不知通过何种渠道见到了这幅画。】
天幕放出一段画面【诸葛明静静地站在画前,凝视着画中的人,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
画中的人,或坐或立,或行或止,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自然而优雅。
其面容清秀,眉宇间透露出一股睿智和沉稳,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诸葛明盯着画中人看了半晌,脸上露出了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
这个笑容既像是对画中人的欣赏,又像是对自已某种计划的满意。
博主补充:【这里我要插一句,诸葛明这个笑容在后世被称为
"谋圣の微笑
"。
据说能让他露出这种笑容的时候,往往意味着一个惊天计划的开始!】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将这幅画卷起来,收入怀中,仿佛这是一件稀世珍宝。
紧接着,他转身离开了房间,步伐轻快而坚定。
老管家见状,心中不禁诧异。
要知道,自家老爷向来都是从容淡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今日怎会如此反常?
待诸葛明来到前厅,老管家更是惊讶地发现,老爷竟然在穿衣镜前整理起了衣冠。
他反复调整着自已的衣领、袖口,还不时询问管家:“老夫今日这身装扮,可还得体?不会御前失仪吧?”
老管家被问得有些发懵,他心中暗忖:老爷这是要去见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竟然如此重视自已的穿着。】
东宫内,袁泽和诸葛明本人看着天幕重现的这一幕,表情都十分精彩。
袁泽眼神戏谑地看向诸葛明:“(??ω??) 诸葛先生,没看出来啊!
您老还有这么……注重形象的一面?见我还需要特意打扮?”
一向云淡风轻的诸葛明罕见地露出一丝窘迫,羽扇摇得快了几分:“咳咳……殿下明鉴,天幕所言,未必全然属实。
臣……臣那日定是恰好换了身新衣裳。”
诸葛婉在家里捧腹大笑:“哈哈哈!爹爹你也有今天!被天幕公开处刑了吧!让你平时总说我臭美!”
【嘿嘿,各位看官,你们猜怎么着?】博主的声音带着几分俏皮。
【咱们诸葛明,也是个地地道道的颜控!
他后来在自已的《观画札记》里就写过:“观人先观其神,神清则气正,气正则形端。
顾浩此作,非惟形似,更得其神,可谓窥见天颜之一斑矣。”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看人先看气质,气质清朗说明人品端正,人品端正长相自然不会差。
顾浩这幅画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