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一些角落里,有些鬼鬼祟祟的人开始到处打听。
“哎,老哥,听说太子殿下特别聪明?”一个路人甲在酒馆假装闲聊。
“那可不!”路人乙喝高了,一拍大腿,“听说殿下小时候抓周,一手玉玺,一手宝剑!把陛下乐得哟!”
蹲墙角的匈奴探子:“……”,这有用?
另一个探子在茶楼听说书先生唾沫横飞:“话说太子殿下,那是文曲星下凡!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
探子默默记下:太子,可能是个书呆子。
甚至有人传得更离谱:“我听我二姨夫的三侄女的相好的干爹说,太子殿下晚上不睡觉,在屋顶吸收月亮精华!所以皮肤才那么白!”
探子:“……”,越听越不像人了!
———————
东宫中,袁泽召集他的两个哼哈二将——聪明绝顶的诸葛明和打架超猛的白起。
“二位,匈奴人估计提前来了,咱们得赶紧准备。”袁泽一脸严肃。
诸葛明摇着扇子:“殿下放心,粮草方面,基本完毕。”
白起摩拳擦掌:“殿下,我的神机营早就手痒了!燧发枪也练得差不多了,就等匈奴人来试试枪子儿硬不硬!”
袁泽点点头:“好!诸葛先生,尽快拿出个方案。
白将军,抓紧训练,特别是瞄准,别到时候‘砰砰砰’全打天上吓鸟了。”
白起老脸一红:“殿下放心!保证指哪打哪!”(心里想:回头得加练,可不能丢人。)
袁泽又想了想,说:“还有,我这儿有些小玩意儿,或许能用上。”
他拿出几张图纸。
诸葛明和白起凑过去一看,有点懵。
第一张图:画着好几个铁筒子连在一起,
“殿下,这是……多管烟花的发射车?”诸葛明猜测。
“这叫‘简易火箭炮’!”袁泽解释,“里面放上火药和铁砂碎瓷片,点着了射出去,虽然不太准,但吓唬马和密集队伍应该挺好用。名字我都想好了,叫‘喀秋莎’青春版!”
白起眼睛放光:“这个好!轰他娘的!”
第二张图:像个小地雷,上面有个铁片压板。
“这个踩上去会炸?”白起问。
“对!埋在匈奴人可能走的地方,专炸马蹄子!叫‘地雷’!”袁泽觉得名字很形象。
诸葛明擦擦汗:“殿下……奇思妙想,真是……天马行空。”他实在想不出太子脑袋里都装了啥。
第三张图更怪:一堆绳子连着铃铛。
“这是……捕鸟的?”白起犹豫地问。
“这是简易警报系统!拉在营地周围,晚上有人摸过来,碰到绳子铃铛就响,比人喊靠谱多了!叫‘一碰响’!”
诸葛明:“……”,殿下您以前是干嘛的?怎么对这类东西如此熟练?
袁泽看着他们惊讶的表情,心里暗爽:嘿嘿,没看过《地道战》《地雷战》吧?!
———————
另一边,匈奴使团在驿馆里度日如年。
饭菜倒是准时送来,但味道嘛……一言难尽。
“这肉怎么没味?”一个匈奴大汉抱怨。
“汤也是清的能照镜子!”
“酒跟马尿似的!”
巴特尔气得摔筷子:“故意的!大乾人肯定是故意的!给我们吃猪食!”
其实驿馆厨师很冤枉:上官说了,按标准供应,但没说按最高标准啊……而且你们又没给加钱。
更让他们难受的是,门口站岗的卫兵换成了禁军的人,个个身材高大,抱着新式刀具,眼神冷飕飕地瞟着他们,也不说话。
匈奴人想出门溜达,卫兵就“礼貌”地拦住:“京城太大,怕贵人迷路。”或者“最近治安不好,怕冲撞了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