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我千古一帝的身份,被曝光了 > 第212章 二连击破

第212章 二连击破(1 / 3)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穿越到女频世界潇洒去 全族!供我科举 带狗也能C?我走了C给我看看 病娇女帝强娶我,气得师尊黑化了 娱乐:我从不吃软饭 我都元婴期了,你跟我说开学? 零零后野小子刁蛮千金,纵横股海 开局一座仙朝,无限融合仙人长老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龙家传【1】

接下来,袁泽第二刀是那些抱残守缺、激烈反对官学改革、整日嚷嚷“祖宗成法不可变”、“奇技淫巧坏人心”的老学究和清流言官。

这些人地位清贵,门生故旧众多,杀之不祥,容易引起士林反弹。

袁泽依然没硬来,而是玩了一手更绝的。

他让王阳明出面,组织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公开辩论赛,主题就是“新学与旧学,孰更利于强国富民”。

允许双方畅所欲言,并广邀文武百官、京城名流、太学及各地官学学子旁观,甚至允许百姓在远处聆听,搞得声势浩大,天下皆知。

辩论会上,王阳明率领一批支持改革的年轻官员和学者,引经据典却又紧扣实际,从国家赋税、军备革新、民生改善等角度。

阐述新学(算学、格物等)的实用价值和长远意义,说得条理清晰,观点新颖,感染力极强。

而那几个被推上前台的老学究,除了反复车轱辘话强调“祖宗成法”、“圣人之道不可变”、“重义轻利”之外,拿不出任何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显得迂腐空洞,苍白无力。

尤其是当王阳明问到“若遇特大水患,是用《尚书·禹贡》篇去疏导,还是用格物之学测量水势、加固堤坝、制造新式器械更为有效?”时。

老学究们面红耳赤,支支吾吾,引用的圣人之言完全答非所问,引得台下甚至有不少士子摇头叹息。

辩论结果,高下立判。舆论彻底倒向了改革派。

袁泽趁热打铁,没有处罚这些失败的老学究,反而在金銮殿上大力“赞赏”他们“坚守道统”、“勇于发表不同见解”、“其心可嘉”。

然后,就在老学究们暗自庆幸,以为没事了的时候。

袁泽话锋一转,给了他们一个“光荣而艰巨”、“非德高望重者不能胜任”的任务。

去负责修订整理一部前朝遗留的、规模浩大、极其繁琐、考据起来能累死人的巨型典籍汇编工作。

这项工作,名为升迁,实为发配。

它需要耗费无穷无尽的时间和精力,钻在故纸堆里皓首穷经,却远离了一切权力核心和实事要务。

再也无法对朝政和官学改革指手画脚。而且这工作枯燥至极,几乎看不到完成的希望。

老学究们一听,脸都白了,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这是要让他们在无声无息中“学术性死亡”啊!

可太子金口玉言,当众褒奖,任务又是如此“重要”和“光荣”?

他们根本找不到理由拒绝,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哭丧着脸,磕头谢恩,从此被束之高阁,再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这一手“明升暗降”、“学术流放”,玩得炉火纯青,既堵住了天下悠悠之口,又彻底解除了这批顽固派的威胁,让朝中其他摇摆派胆寒不已。太子杀人,有时甚至不用刀。

最后,也是最核心、最危险的部分,袁泽第三刀是那些在军械制造和采购上做手脚、中饱私囊、甚至可能勾结外敌、并散播“太子有异心”。

这等诛心之论的军中蠹虫和朝中保护伞。这部分人隐藏最深,关系网盘根错节,动之牵一发而动全身。

袁泽让白起明面上以“边境异动”为由,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调动,精锐出京,换防边军,既锻炼了部队,也震慑了宵小。

暗地里,则调动了诸葛明执掌的、直属于皇帝和太子的秘密情报机构“谛听”,开始不动声色地严密调查军械采购、制造、输送过程中的所有猫腻。蛛丝马迹,皆不放过。

同时,袁泽自已则精心策划,上演了一出“苦肉计”加“以退为进”的好戏。

他故意几天不刮胡子,穿着略显陈旧甚至带着些许墨迹(特意弄上去的)的袍子,顶着一对由东宫能人巧匠精心化妆加深的黑眼圈。

在一次重要的百官朝会上,听着某个被当枪使的官员再次隐晦地批评新政“耗费过巨”、“恐动摇国本”时,突然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村姐 恶毒女修娇又软,反派大佬顶不住 废土霍格沃茨:从交界地来的女巫 天命反派,我的妻子是未来魔尊 年代:缺德反派们长命百岁了 长生家族,从十七岁成为家主开始 封神:我是比干,阳谋大师 橘猫主神的铲屎日常 唐仙 退!假千金的道侣们赖上真千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