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羊一到江州,就像发现了一座宝藏。他寻思着,种不了粮食,那就改种牧草呗,大力发展畜牧业。】
“种牧草?发展畜牧业?”袁泽眼睛一亮,“这思路可以啊!发挥比较优势,不钻牛角尖!”
诸葛明点头:“扬长避短,商羊确实有见地。既然种不了粮食,那就换条路走,总比坐以待毙强。”
魏征抚掌道:“好一个‘改种牧草’!这叫变通。很多官员就是太固执,只知道种粮食,不知道因地制宜。商羊这是跳出了思维定势。”
苏思雨佩服道:“这不仅是变通,更是对百姓负责。他没有因为困难就退缩,而是想办法找出路。”
慕容雪笑着说:“我就知道商羊有办法!这样一来,江州的百姓就不用饿肚子了。”
陈嘉庚点头:“畜牧业搞好了,既能卖肉,又能卖皮毛,确实是条活路。昭文帝能支持这种新思路,也说明他不是个守旧的皇帝。”
“种牧草?养牲口? ”江州人都愣住了。
王老五挠着头皮:“咱这儿连人吃的都不够,还能喂牲口?怕不是要把牲口饿死?”
货郎却眼睛一亮:“哎,这主意说不定行!牧草耐旱,说不定真能种活!而且牲口能卖钱,还能下崽,比种粮食稳当?”
旁边的老牧民搭话:“咱祖祖辈辈也养过几只羊,就是没规模,要是商大人能领着干,说不定真能成!
【养牛、养羊、养马,甚至养鸡、养鸭,什么都养,力求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
“啥都养?这是要搞多元化发展啊!”袁泽笑道
诸葛婉好奇地问:“养这么多东西,能卖得出去吗?”
魏征哼了一声:“关键还是昭文帝陛下肯支持。”
苏思雨温柔一笑:“是啊,只要能让百姓口袋鼓起来,让日子好起来,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是好方法。昭文帝陛下明白这个道理,很难得。”
白起接口:“结果好,就是好。”
“啥都养?”江州的百姓们议论纷纷。 李大叔拍着大腿:“养马好啊!官府不是总收马吗?要是能养出好马,卖给官府,那可是一笔大钱!”
王老五的媳妇盘算着:“养鸡养鸭好,下的蛋能给娃补身子,多的还能拿到集上去换盐巴。”
年轻的后生们则更关心养牛:“牛能耕地,还能卖肉,要是真能养多了,咱江州人是不是也能天天吃上肉了?”
【后来,大乾的战马几乎都出自江州马场,而且江州开设的众多养殖场,为其他州的百姓提供了丰富的肉类供应。这还导致了当时一条律令的改变。】
“战马出自江州?”白起眼神一凛,“这可是大事!战马是国之利器,江州能承担起这个责任,不简单。”
袁泽点头:“既能富民,又能强兵,这波操作太秀了!”
诸葛明分析道:“肉类供应丰富,能改善民生;战马充足,能巩固国防。一举两得。”
魏征接口:“律令改变?怕是和畜牧业有关吧?我倒要听听是什么律令。”
陈嘉庚笑道:“这就是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变革啊!江州富了,影响力大了,律令自然要跟着变。昭文帝陛下能顺势而为,不墨守成规,是明君所为。”
【大家都知道,古时候有条律令,百姓不能随意宰杀健康的耕牛,因为牛是用来耕地的,而且可能好几户人家才共用一头牛,杀牛那可是犯法的。】
袁泽点头:“耕牛在农业社会确实金贵,不许杀也正常。但凡事都有例外,江州这情况就不一样了。”
诸葛明抚须道:“这条律令在当时有其合理性,但随着江州畜牧业的发展,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魏征哼了一声:“很多皇帝就是被这些旧规矩捆住了手脚,明知不合理也不敢改。”
天玄帝道:“律令是死的,人是活的。治国不能刻舟求剑,泽儿懂得变通,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