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本期节目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观众的观看]
天幕上博主对诸葛丞相的讲解消散后,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对这位传奇人物的赞叹之中。
在皇宫深处,天玄帝与长孙皇后的寝宫内,一场关于召见的讨论正在进行。
长孙皇后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目光中满是感慨,
"那诸葛丞相鞠躬尽瘁,实乃世间少有的良臣。
"
长孙皇后望向窗外盛开的并蒂莲,目光变得柔和,
"前日清晨,臣妾去东宫探望,竟见泽儿在晨光里研读《贞观政要》,案头还摆着半凉的茶盏——这要是从前,他早该在暖阁里搂着软枕睡到日上三竿。
天玄帝微微颔首,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椅的扶手,
"皇后所言极是。朕观天幕之上,那诸葛丞相无论是治国安邦,还是运筹帷幄,皆为翘楚。
泽儿虽自幼贪玩,但经天幕一事,倒也有了几分储君的模样。
"说到自已的少子袁泽,天玄帝的眼中闪过一丝柔和。
"陛下,何不宣他们入宫一见?
"长孙皇后提议道,
"一来可亲眼见见这位被天幕称赞的能臣;二来,也可借机考察一下泽儿与他的相处。
"
天玄帝思索片刻,点头应允:
"好!即刻传旨,宣太子袁泽与诸葛明入宫觐见。
"
旨意很快传到东宫。此时的袁泽,早已不是往日那个躺在蟠龙榻上啃蜜饯、逗金丝雀的闲散皇子。
他刚结束一场关于漕运改革的激烈讨论,手中还握着一卷写满批注的文书。听到要他与诸葛明一同入宫面见父皇和母后,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紧张。
"先生,父皇和母后召见我们!
"袁泽快步走到正在整理典籍的诸葛明面前说道。曾经的他,或许会为了逃避课业而装病,可如今的他,眼神中多了几分沉稳与坚毅。
诸葛明不慌不忙地放下手中的书,躬身行礼:
"殿下,此次召见,既是机遇,也是考验。还望殿下保持沉稳,莫要失了分寸。
"
袁泽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
"先生放心,我明白。曾经的我生性懒散,可那天幕里的'昭文帝'让我明白,有些责任,既然担上了,便要担好。有先生在旁辅佐,我定能应对自如。”
两人稍作准备后,便在侍卫的引领下,向着皇宫深处的乾元殿走去。沿途的宫道蜿蜒曲折,红墙黄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袁泽和诸葛明并肩而行,袁泽心中暗自思索着见到父皇和母后该如何应答,而诸葛明则神色淡然,目光沉静,似在思索着应对之策。
终于,他们来到乾元殿前。殿外的侍卫身姿挺拔,如同一尊尊雕像。随着宦官尖锐的通传声,袁泽和诸葛明缓步踏入殿内。
乾元殿内,金碧辉煌,龙椅之上,天玄帝身着明黄龙袍,不怒自威;长孙皇后则身穿华丽的凤袍,端坐在一旁,气质雍容华贵。
袁泽和诸葛明二人脚步匆匆,他们快步走到宫殿中央,然后双膝跪地,身体前倾,额头触地,发出清脆的声响。齐声高呼道:“儿臣(臣)参见陛下(父皇)、皇后(母后)。
这呼喊声在空旷的宫殿里回荡,犹如洪钟一般,响亮而震撼。
“你就是诸葛明?”天玄帝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如同闷雷一般在空旷的大殿中轰然作响。这声音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威压,让人喘不过气来,又似乎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能够洞悉人的内心深处。
诸葛明深深俯身,行三跪九叩大礼,声音沉稳清晰:“回陛下,正是臣。承蒙陛下召见,臣不胜惶恐。”
他身着四品文林郎的青灰色官袍,在这金碧辉煌的大殿中显得有些单薄,却挺直的脊背透露出一股不屈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