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问的是花呀!”
李华文恍然大悟,伸手,“我能看一下吗?”
“当然!”
胡中玥把木筒递过去,李华文接过来,打开一看,在太阳下转了一圈,十分肯定地说道:“这是党参花和野生黄精花混采的蜜,很好嘞!
这应该是寨子口上老李家的小孙子给你的,我们寨子就他一家有这个蜜,这个蜜,我们管它叫‘不喝药的药汤’,喝了人就不累了!”
原来还混了黄精的花!
小娟心中浮现出了玥玥让她背的《本草纲目》,里面对黄精的评价极高,“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下三尸虫。”
简单地说,就是黄精可以补气养阴,益脾润肺,益肾填精,增强免疫力。
胡中玥点点头,问道:“李大伯,这个,你们村里多吗,我想买一些回去送给长辈。”
李华文面露难色,随后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一样,回屋里拿出一个和胡中玥那木筒材质一样,但是大小小了一半的木筒,然后把两个木筒都递了过去。
“这个蜜没得多的,这是野生的,而且时间很短,这两种花同时开花的时间,一年只有二十天左右,只有二十天能采这两种花蜜,所以产量少得很。
你要不嫌弃,我这有半筒,一起拿回去。”
胡中玥把自己那个木筒接过来,李华文的那个就挡了回去,“不用不用!”
李华文以为她是不好意思,实心实意地塞给她,“你莫客气,你给娃儿们买那么些东西,一点点蜂蜜算什么?”
一着急,口音都出来了。
胡中玥实在受不了拉扯,赶紧转移话题,“我真不是客气,您也别客气,我还有事儿想问。”
李华文一听这话,果然停下了拉扯的动作,“你说,你说。”
“李大伯,我看寨子里有很多土特产,你们没想过拿去卖吗?”
李华文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卖,哪个不想卖嘛,但是这些东西都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买的人少,卖不起价钱。”
“那卖出去呢?”
“莫得那个人脉撒!”
胡中玥笑看着他,道:“我有啊!”
李华文怔愣了几秒,之后才反应过来,“你刚刚说想买蜂蜜,是说全部?”
胡中玥点点头,“是的,全部。”
她解释道:“我认识云美市的采购,云美市您听说过吗?全国连锁的。”
李华文:“听过,那个我知道,电视上看到过,老百姓身边的市!”
胡中玥一拍双手,道:“对,就是那个云美。
您说本地销量不少,那我们可以试试往外地去。
您这儿除了腊肉、腊肠、蜂蜜之外,还有别的特产吗?”
“有!”
李华文掰着手指头开始数,“腊肉,蜂蜜,虫草,花椒,当归,菌子,咂酒~”
数到最后,他紧皱眉头,绞尽脑汁,终于又想起来一个,“哦,对,还有我们村的妇女个个都会绣花,绣花鞋垫也能卖吧?”
“能卖!”
胡中玥乐了,什么都能卖!
不过,只卖个绣花鞋垫不是太可惜了,再过几年,国风开始流行的时候,各种手工刺绣品都很有市场啊!
李华文搓了搓手,有些兴奋,又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那你看,怎么个收法?”
胡中玥道:“这个现在我没办法给您答复,您需要先给我几个数据。”
李华文伸手,请她说:“你问!”
胡中玥把脑海里早就想好的问题一一讲了出来。
“第一,寨子里可以出售的商品有哪些?”
“第二,这些商品里,有哪些有保质期限制,哪些没有?有限制的,保质期是多久?”
“第三,在保证质量稳定的前提下,各种商品每周可以出多少货?每月可以出多少货?每季度可以出多少货?每年可以出多少货?尤其是像这个只有二十天能采到的两种中药材花蜜这种季节性商品,您要给我具体到天,到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