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乏。”
四人坐在不凉的石凳上,喝着薄荷水,看着街坊们打水——李婶用井水淘菜,水珠落在菜叶上,亮闪闪的;张大爷给爬山虎浇井水,藤蔓上的叶更绿了;豆豆坐在石凳上,小口啃着馒头,偶尔伸手摸一摸井栏上的爬山虎。
林砚的检测仪指针稳在75,屏幕上的地脉支线像条顺畅的绿绸带,绕着井壁转了圈,又顺着青砖巷的砖缝,悄悄往巷口的老槐树延伸。
他摸了摸星晶钥,钥身的白光映着井里的水,又映着砖缝里刚冒头的爬山虎新须——那须上沾着点白光,像砖缝里漏出的星星。
“以前总觉得‘维护地脉’是大事,现在才知道,是把小事做好。”
林砚望着巷里的炊烟,“让井水够甜,石凳不凉,爬山虎能遮阴,就是维护。”
炎泽笑着点头:“地脉的‘稳’,不是数字刚好,是刚好能让日子顺顺当当——泡茶有甘劲,坐凳不凉,小孩能笑着吃馒头。”
苏晴的检测仪忽然闪了下,不是警报,是提示——屏幕上映出片稻田的轮廓,标注着“城郊稻田,地脉能量偏淡,稻穗有点垂”
。
“下一站,去看稻田吧。”
她把纪念册收进背包,薄荷水的清凉还在舌尖。
四人离开青砖巷时,赵阿婆还在井边跟街坊们说:“这几个孩子,比自家娃还上心。”
豆豆追在他们身后,挥着手里的爬山虎叶:“叔叔阿姨,下次来坐石凳呀!”
巷口的老槐树下,豆浆摊的香气还在飘,砖缝里的爬山虎须带着微光,悄悄往更高的地方爬。
林砚握着星晶钥,忽然觉得,这些藏在巷陌、井边、砖缝里的光,比跨纪元的战斗更珍贵——因为它们不是“守护的成果”
,是“共生的日常”
。
下一站,稻田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