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小界的新生儿发出洪亮的啼哭,青壮年重拾力气开垦荒地;雾隐小界的灵植疯长,枝叶间挂满晶莹的灵露;灵墟小界的墟灵活力大增,与守脉者一同修缮能量桥。而生灵体内的自然脉息,也顺着脉纹反向回流至鸿蒙脉源,为其注入鲜活的生命力,让原本略显僵化的脉源能量重获灵动。
仪式结束后,万界脉纹联盟正式确立“万界共生公约”:一是建立“生灵脉息监测网络”,在各小界设置灵息传感器,实时监测脉源与生灵的共鸣状态;二是将“生灵-脉源共鸣术”纳入万界守脉学院核心课程,培养兼具脉源守护与生灵共情能力的复合型守界者;三是每百年举办一次“共生大典”,收集新的生灵脉息样本,更新共生灵核的能量配比,确保脉源与生灵始终适配;四是《鸿蒙守脉恒安典》升级为《鸿蒙生灵共生恒荣典》,收录脉息采集、灵核炼制、共鸣咒文等核心技艺,成为万界共生的传世圭臬。
千年后,阿瑶的精神印记与鸿蒙脉源融为一体,化作共生灵核旁的一道金色光影;阿泽的雕像矗立在万界守脉学院的共生广场上,手中托着七彩的共生灵核模型。无数守脉学徒带着金线,穿梭于万界生灵之间,传递着共生的理念;各小界的生灵与脉纹暖光和谐共振,孩童在脉纹滋养下茁壮成长,老者在灵息环绕中颐养天年,草木繁盛,鸟兽和鸣。
鸿蒙脉源的七彩光晕笼罩着万界,生灵的脉息如无数条细微的彩线,与脉纹暖光交织成无边的共生之网。守界的故事,终于在共生共荣中抵达了终极境界——从临界空间的孤勇坚守,到跨域协同的携手同行,从万界同源的本源共振,到鸿蒙固本的稳固安宁,最终归于“脉生万物、万物养脉”的恒荣真谛。
这份跨越万古的守护,不再是单纯的抵御危机、修复损伤,而是生灵与脉源、万界与鸿蒙的双向奔赴。在生生不息的共生共鸣中,守界的意义已然升华——它是永恒的滋养,是无尽的繁荣,是鸿蒙与生灵共同谱写的,一曲永不停歇的恒荣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