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无法释怀的压抑。
尽管他努力让自己的情绪保持平稳,但那份抱怨的情绪依然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像是一根细小的刺,扎在他的心头,隐隐作痛。
独眼巨人,这个被寄予厚望的项目,原本应该是团队协作的结晶,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然而,现实却与陈树生的预期大相径庭。
叶菲姆提供的信息,虽然表面上看似详尽,实则不过是冰山一角。
那些被刻意隐藏的弱点和漏洞,像是一张无形的网,将整个项目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中。
陈树生深知,这些未被揭露的问题,远比已知的缺陷更加致命。它们的存在,不仅让项目的进展举步维艰,更使得团队内部的信任感逐渐瓦解。
然而,更让陈树生感到无力的,是来自于队友的防备。
这种防备,并非来自于对敌人的警惕,而是来自于对同伴的不信任。
即便是心理上早已有所准备,在真正面对这种情况时,依然会让人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愤怒与失望。
这种防备,不仅仅体现在信息的隐瞒上,更体现在团队内部的协作与沟通中。
每一次的会议,每一次的讨论,都仿佛是一场无声的博弈。
团队成员之间,彼此试探,彼此防备,生怕自己的信息被对方利用,成为对方攻击自己的武器。
这种氛围,不仅让团队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更使得每一个成员都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与束缚。
“……”AK-15感觉关于这句话最好还是不要有任何评价比较好一些。
“这些铁疙瘩跟格里芬的自律人形真不一样——没有共情模块,学不会灵活战术,连躲个断墙都要等外部指令。”陈树生的声音低沉而冷静,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无奈。他的目光紧盯着眼前的数据屏幕,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滑动,仿佛在试图从那些冰冷的数字中寻找出一丝生机。然而,屏幕上的信息却无情地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这些军用人形,不过是些缺乏自主性的机械装置,它们的行动完全依赖于外部的指令与数据链路的支持,一旦失去了这些,它们便如同一堆废铁,毫无用处。
但话匣子打开了的陈树生哪里会在乎这些。他的思绪早已被眼前的困境所占据,内心深处的焦虑与不安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皱了下眉,指腹按在屏幕上,屏幕轻轻震了一下,仿佛在回应他的情绪。然而,这轻微的震动却无法掩盖他心中的沉重——没有中枢节点,这些军用人形的神经和大脑就断了。它们的存在,不过是一具具空洞的躯壳,缺乏灵魂与意志,无法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陈树生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过去的战场场景。那时,单兵终端还能临时接管自律人形,通过灵活的操作与战术调整,迅速应对战场上的突发情况。自律人形虽然也依赖于数据链路,但它们的共情模块与自主决策能力,使得它们能够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惊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然而,眼前的这些军用人形,却完全依赖于固定的数据链路,一旦链路中断,它们便如同一群无头苍蝇,失去了方向与目标。
这种对比,让陈树生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他无法理解,为什么在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这些军用人形却反而退步了。它们的机械性与僵化性,不仅让它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大打折扣,更使得整个团队的战术执行变得异常艰难。在陈树生看来,一个优秀的战斗单位,不仅需要强大的火力与防护能力,更需要灵活的战术思维与自主决策能力。然而,这些军用人形却完全不具备这些素质,它们的存在,反而成为了团队的一个巨大负担。
陈树生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试图寻找一个有效的服务器节点或运转阵列信号。然而,屏幕上的数据却如同一片死寂的海洋,没有任何波澜与回应。
他的眉头越皱越紧,内心的焦虑与不安逐渐转化为一种深深的愤怒与失望。
他无法接受,这些军用人形竟然如此脆弱与无能,它们的存在,不仅无法为团队提供任何帮助,反而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