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或许尚可维持。”她继续说道,语气中多了一丝无奈和担忧。
“她们的生活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变革,只需沿袭旧日的工作轨迹前行即可。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她们的处境还有所改善——尽管任务量与工作内容有所增加,但工作时间的缩短无疑为她们的生活添上了一抹亮色。”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窗外,仿佛在思考如何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表达得更为透彻。窗外的天色渐渐暗淡,远处的灯火星星点点,映衬着她内心的纷乱。
“然而,对于基地内的人类工作人员而言,情况则大不相同。”她的声音变得更加沉重。
“一部分人或许还能凭借惯性勉力支撑,但更多的人已被形形色色的负面情绪紧紧包裹,无法自拔。这些情绪的洪流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侵蚀着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心灵。”
赫丽安回忆起最近的一次内部调查,数据冷冰冰地展示着事实——士气低落,信心不足,焦虑与不安如影随形。
更为棘手的是,这些被负面情绪所裹挟的人们,正逐渐在基地内部形成一个个紧密相连的小团体,暗流涌动。
据她所知,目前,这股力量对基地的日常运作尚未构成实质性威胁,但未来呢?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在某个临界点爆发,做出无法挽回的激进之举?
她知道,这些团体一旦联合起来,所带来的破坏力将是不可估量的。
赫丽安的目光穿过会议室的窗户,凝视着远方,心中暗自思量:如何在这风雨欲来的前夕,为格里芬找到一条稳固前行的道路。
她想到了过去的种种策略,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此刻,她知道,需要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一种能够真正触及人心,化解危机的办法。
“这个问题嘛……”
格琳娜轻声自语,纤细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办公桌边缘,随后缓缓抽出一份夹杂在厚重文件夹中的报表。
这份报表,不过是基地日常运作的一份普通调查报告,其内容初看上去并无特别之处,仅仅罗列了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与效率数据。
然而,对于格琳娜而言,这份报表却如同一本未完待续的故事书,每一行数字背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她的目光穿透那些冰冷的数字,捕捉到的是数据背后跳动的脉搏——那是一种对趋势的敏锐直觉,一种超越了简单数值分析的能力。
格琳娜拥有着一项罕见的天赋:对数字与程序的非凡驾驭力。
她的大脑仿佛一台精密的计算机,能够迅速解码复杂的算法,编译繁复的程序,并从中抽丝剥茧,提炼出关键信息。
她的这项天赋,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让她在众多同僚中熠熠生辉,成为格里芬不可或缺的一颗明珠。
此刻,报表上的数据在格琳娜的眼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们自动排列组合,形成了一幅幅简洁却富有深意的趋势图。
这些图形虽不繁复,却足以让她窥见基地运作的微妙变化,捕捉到那些不易察觉的效率波动。
但格琳娜的眉头渐渐紧锁,因为她从这数据的海洋中捕捞到的,并非令人振奋的消息。
相反,这些数据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了一个不容乐观的现状。
“大家的工作状态和效率都在严重的下滑……但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的工作状态是否健康……”说到这里,格琳娜轻轻地在桌面上敲了敲,一道柔和的光芒随之在两人之间的桌面上投射而出,显现出一幅简洁却意味深长的图表。
那图表并不复杂,或者说,它仅由两条曲线构成——一条平稳执行,另一条则剧烈波动,宛如夜空中无序闪烁的星辰。赫丽安凝视着这两条看似无关的曲线,眉头微蹙,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确定。
“看起来……它们之间好像没有任何的关系……”尽管她并非数据分析的专家,但基本的关联逻辑她还是能够理解的。这就像销售金额与成交数量的关系,一方的波动必然伴随着另一方的相应变化,两者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然而,眼前的这两条曲线,却打破了这一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