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诸葛亮面前,紧紧握住他的双手,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孔明,此番撤离,凶险万分,一切便有劳汝了!”
诸葛亮躬身行礼,语气坚定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臣这就去安排防务,准备疑兵之计,还请陛下做好下令,让将士们收拾行装,随时准备撤离!”
说罢,便手持羽扇,快步走出大殿,身影消失在夜色之中。
刘备望着诸葛亮离去的方向,心中满是忐忑,却也多了一丝希望,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着殿外喊道:“传朕旨意,即刻召集众将,商议撤离事宜,做好一切准备!”
于此同时,濡须口……
江风裹挟着水汽,日夜不息地拍打在濡须口的水寨木桩上。
作为东吴抵御北方水路的第一道屏障,此处河道狭窄,水流湍急,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之称。
水寨内,一千余名吴军士卒各司其职,火把的光芒在夜色中摇曳,将巡逻士卒的影子拉得老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硝烟与河水的腥气。
驻守此地的将领,正是东吴名将蒋钦。
他身着银甲,腰间悬挂着一柄寒光凛冽的佩剑,正站在中军大营外的高台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江面。
江面上波澜不惊,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夜鸟啼鸣,打破了这深夜的寂静。
蒋钦眉头微蹙,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丝不安。
近来,新军水军动主力已前往荆州,但他深知战场局势瞬息万变,丝毫不敢懈怠,因为如今局势复杂,反复叮嘱手下士卒加强戒备,不得有半分松懈。
三更时分,夜色浓稠如墨,静得仿佛能听见火把燃烧时木柴噼啪作响的细微声响。
执勤的两个吴军士卒阿大和阿二,早已困得眼皮打架,脑袋一点一点的,手中的长枪也有些握不稳了。
阿大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打了个长长的哈欠,声音中满是疲惫:“这鬼天气,大半夜的守在这里,真是熬人,快换岗了。”
阿二也跟着叹了口气,有气无力地回应:“谁说不是呢,将军也太谨慎了,新军水军都去荆州了,这濡须口哪还有什么敌人,咱们这纯粹是白费力气。”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