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数百里外的江陵城外,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
荆汉天子刘备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十二旒冕冠,站在城门楼前的高台上,身后跟着诸葛亮、蒋琬等一众文武官员。
他虽已年近半百,鬓角染霜,但身姿依旧挺拔,脸上带着几分焦灼与期待交织的神色,不时踮起脚尖望向远方的官道。
“丞相,孙将军的大军怎么还没到?”
刘备侧头看向身旁的诸葛亮,语气里带着一丝急切。
诸葛亮身着青色长衫,手持羽扇,面容清俊,闻言轻轻摇了摇扇子,温声道:“陛下莫急,孙坚率领十万大军远道而来,行军度本就不快,不过,今日必到。”
话音刚落,远处的官道尽头便扬起一阵尘土,紧接着,隐约传来马蹄声与军号声。
刘备眼前一亮,连忙向前迈出两步,朝着尘土扬起的方向眺望:“来了!
定是东吴孙坚到了!”
众人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一队队身着赤色铠甲的东吴兵士整齐列队,迈着稳健的步伐走来,旗帜上“孙”
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
队伍前方,一员老将身披紫袍,腰悬宝剑,骑在一匹雪白的战马上,正是东吴天子孙坚。
他虽已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眼神锐利如鹰,丝毫不见老态。
刘备见状,连忙走下高台,快步朝着孙坚迎了上去,脸上堆满了笑容道:“文台兄!
一路辛苦,备在此等候多时了!”
孙坚看到刘备,也是哈哈一笑,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前,一把抓住刘备的手道:“玄德老弟!
多年不见,汝倒是愈精神了!”
两人早年便相识,在讨伐董卓时曾并肩作战,后来虽各据一方,却始终以兄弟相称,情谊深厚。
“文台兄说笑了,比起汝率领十万大军驰援荆汉,备这点精神又算得了什么。”
刘备握着孙坚的手,语气真挚,“此次若非文台兄仗义相助,荆汉危矣。
备代表荆汉百姓,多谢文台兄!”
“哎,吾等兄弟,何必说这些见外的话。”
孙坚摆了摆手,目光扫过刘备身后的文武官员,最后落在诸葛亮身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位便是卧龙先生吧?久仰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诸葛亮上前一步,躬身行礼:“亮见过陛下,陛下谬赞了。”
“先生不必多礼。”
孙坚连忙扶起他,“早就听说先生智谋过人,此番联合抗新,还要仰仗先生的妙计啊。”
一番寒暄过后,刘备笑着说道:“文台兄一路劳顿,咱们先入城歇息,备已在府中设宴,为你接风洗尘。”
“好!
今日定要与玄德弟一醉方休!”
孙坚爽朗大笑,与刘备并肩朝着江陵城内走去,身后的文武官员与兵士们也紧随其后,一时间,江陵城外旌旗招展,人声鼎沸,原本因战事紧绷的气氛,因东吴大军的到来而缓和了不少。
江陵城内的荆汉皇宫大殿内,早已摆好了丰盛的宴席。
案几上摆满了鸡鸭鱼肉、山珍海味,酒壶里斟满了醇香的美酒。
刘备与孙坚分坐主位,诸葛亮、蒋琬、孙策、黄盖等文武官员分坐两侧,气氛热烈而融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备端着酒杯站起身,脸上带着几分得意的神色,朗声道:“诸位,今日文台兄率领大军前来相助,荆汉与东吴联手,定能大破新军!
昨日,新军先锋文聘率军攻打宜城,被吾军将士奋勇击退,惨败而归,损失了数千人马!
此番咱们战重创新军,也算是挫了他们的锐气!”
话音刚落,殿内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蒋琬激动地站起身道:“陛下英明!
吾军能大败新军,全赖陛下运筹帷幄,还有诸葛军师的妙计!”
诸葛亮放下羽扇,温和地说道:“此战能胜,多亏了将士们奋勇杀敌,尤其是新装备的连弩,挥了关键作用。
不过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