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军的攻城车率先抵达城墙下,巨大的撞锤一下又一下地撞击着城门,出沉闷而又震撼的声响。
城墙上,新军士兵们纷纷将准备好的巨石、箭矢朝着攻城车和下方的燕军砸去、射去。
一时间,城下惨叫声连连,燕军将士不断倒下,但后面的将士却没有丝毫退缩,依旧奋勇向前。
“放箭!”
吴懿一声令下,城墙上万箭齐,如雨点般射向燕军。
麹义在乱军之中左躲右闪,手中大刀挥舞,将射来的箭矢纷纷挡下。
他抬头望向城墙上的吴懿,眼中满是不甘与愤怒,吼道:“吴懿,今日便是汝的死期!”
袁绍在后方看着攻城受阻,眉头紧皱,心中暗自恼怒。
他转头对谋士郭图说道:“这邺城城高池深,新军又负隅顽抗,如此强攻不是办法,汝有何计策?”
郭图沉思片刻,拱手道:“主公,可派精锐之士,从城墙薄弱处攀爬而上,扰乱敌军阵脚,再配合攻城车主攻城门,或许可破城。”
袁绍点头称是,立刻传令下去。
于是,一支由燕军精锐组成的突击队手持盾牌,扛着云梯,朝着城墙一侧奔去。
他们冒着城上的箭雨,艰难地靠近城墙,将云梯架起,开始向上攀爬。
城墙上,新军将士们现了燕军的意图,急忙集中火力攻击这一侧。
但燕军突击队悍不畏死,前面的将士倒下,后面的立刻跟上。
就在燕军突击队快要爬上城墙之时,吴懿亲自率领一队士兵赶来支援。
他手持大刀,砍向爬上城墙的燕军,怒吼道:“想上城,先过吾这关!”
燕军与新军在城墙上展开了激烈的近身肉搏。
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吴懿身先士卒,一连斩杀数名燕军士兵,但燕军源源不断地涌上城墙,局势愈危急。
此时,已经是攻城的第二天。
袁绍一夜未眠,双眼布满血丝,但他依旧站在阵前,指挥着战斗。
“给吾加大攻势,务必今日破城!”
他的声音中透着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
燕军再次起猛烈攻击,攻城车的撞锤一刻不停地撞击着城门,城门已经出现了一道道裂痕。
城墙上,新军将士们也已经疲惫不堪,但他们依旧咬牙坚守。
“军师,这样下去,咱们撑不了多久了。”
吴懿趁着战斗的间隙,来到庞统身边,一脸忧虑地说道。
庞统面色平静,轻抚着胡须,说道:“别急,再坚守一阵。
敌军虽众,但咱们以逸待劳,且占据地利,他们想要轻易破城,没那么容易。”
然而,袁绍的攻势愈猛烈。
到了第三天,燕军的攻城车终于撞开了东门。
“冲啊!”
燕军将士们欢呼着,如潮水般涌入城中。
吴懿见状,心中大惊,知道大势已去。
他急忙来到庞统身边,说道:“军师,东门已破,咱们快撤!
吾率领残部保护您!”
庞统无奈地点点头:“罢了,先撤离此地吧。”
吴懿率领着剩下的新军将士,一边抵抗着燕军的进攻,一边掩护庞统撤离。
在混乱的战场上,他们且战且退,向着城门的另一侧突围而去。
袁绍望着冲入城中的燕军,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他终于夺回了邺城。
但这场胜利,也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邺城的终究是回到了自己的手中。
邺城皇宫,雕梁画栋间依旧残留着几分往昔的威严,只是经此一番战乱,多了些沧桑与斑驳。
袁绍高坐主位,脸上挂着难以掩饰的畅快,目光从在场众人脸上一一扫过。
…………
邺城皇宫大殿之上……
“诸位,此番能夺回邺城,实乃吾军之大幸!”
袁绍声如洪钟,笑声爽朗,“今日齐聚于此,便是要好好商议往后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