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军中军大营内,郭图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走进大帐,向袁绍如实回禀劝降高顺失败的经过。
袁绍听完,猛地一拍桌案,虎目圆睁,怒声吼道:“高顺不识抬举!
蒋义渠听令,明日一早,率燕军全力攻打上艾,务必拿下此关!”
蒋义渠抱拳领命,声如洪钟:“末将定不辱命!”
次日,天刚破晓,凄厉的号角声撕裂长空。
蒋义渠骑着高头大马,立于阵前,挥动手中令旗,指挥燕军如潮水般向上艾城涌去。
燕军的攻城器械一字排开,巨大的攻城车缓缓逼近城墙,每一步都震得地面微微颤抖。
城墙上,高顺身披银色铠甲,手持长枪,目光如炬,俯瞰着来犯之敌。
他冷静地指挥着陷阵营将士:“各就各位,听吾号令!”
陷阵营的将士们训练有素,迅进入战斗状态,每一个动作都透着肃杀之气。
当燕军靠近城墙时,高顺大喝一声:“放箭!”
刹那间,万箭齐,如雨点般射向燕军。
燕军前排的将士纷纷中箭倒下,后面的将士却没有丝毫退缩,推着攻城车继续前进。
攻城车抵达城墙下,巨大的撞木有节奏地撞击着城门,出沉闷的声响。
城墙上,高顺迅调整部署,命令将士将准备好的石块、滚油往下砸。
滚烫的滚油倾泻而下,不少燕军将士被烫得惨叫连连,身上着火,在地上痛苦地翻滚。
蒋义渠见此情景,挥舞着大刀,身先士卒,带领燕军奋勇攀爬云梯。
陷阵营的士兵们毫不畏惧,用长枪、石块奋力抵挡,将试图登上城墙的燕军一次次击退。
燕军刚爬上几步,就被长枪刺中,惨叫着摔下云梯。
随着战斗的持续,燕军伤亡惨重。
燕军虽士气高涨,但陷阵营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出色的防守,让燕军难以突破防线。
城墙上血迹斑斑,与城外燕军将士的尸体相互映衬,场面惨烈无比。
夜幕降临,激战了一天的战场终于安静下来。
燕军无奈收兵,上艾城依旧屹立不倒。
高顺望着城外燕军的营帐,擦拭着长枪上的血迹,眼神坚定,准备迎接下一轮的挑战。
而蒋义渠回到营帐,向袁绍汇报战况,袁绍脸色阴沉。
袁绍的脸色映照得愈阴沉。
他背负双手,在帐中来回踱步,随后猛地停下,目光如炬地看向郭图与许攸:“上艾难以攻下,二位先生可有破敌良策?再这么耗下去,粮草消耗巨大,吾军士气也会受挫!”
郭图微微皱眉,捻着胡须,一时语塞。
许攸则低头沉思片刻,眼中突然闪过一道亮光,上前一步说道:“主公,上艾城易守难攻,正面强攻损失太大。
依在下之见,可设法引诱高顺出城。
若能成功,吾军便可趁势拿下上艾。
就算他不上当,也能吸引他的注意力。
与此同时,可派遣斥候四处探寻,看看是否有小路能绕道进入太原。
如此一来,吾等便能多一条破敌之径。”
袁绍听闻,眼睛一亮,略作思索后,重重地点了点头:“许先生此计甚妙!
既可以攻其不备,又能多管齐下。
郭先生,汝觉得如何?”
郭图这才反应过来,连忙附和:“许攸所言极是,此计可行。”
袁绍当即转身,看着蒋义渠道:“来人,传蒋义渠道:“明日,汝带一支精锐部队前往上艾城下,全力挑衅高顺,务必引他出城。
若他坚守不出,也不可懈怠,吸引他的注意力。”
蒋义渠领命:“末将定不辱命!”
袁绍又接着吩咐:“再派一批斥候,分成多路,仔细探寻上艾周边的小路。
一旦现能绕过城池的路径,立刻回来禀报。”
帐下众将齐声应诺。
袁绍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似乎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