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发闷——他知道,这乱世的火,终究还是被他亲手点燃了。
中平元年正月,张角在冀州举兵,号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数十万黄巾军席卷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连克数座城池。
消息传到洛阳时,灵帝正搂着美人在后宫喝酒,吓得酒杯都摔在了地上,连夜召集群臣议事。
此时的南华,正坐在洛阳西市的一个茶摊前,看着街上慌慌张张的行人。
他换了身寻常百姓的衣服,背着个布囊,里面装着些草药和罗盘——自张角起兵后,他总觉得心不安,便下山往洛阳来,想看看这乱世究竟乱到了什么地步。
“听说了吗?张角的黄巾军都快打到洛阳了!”
邻桌的两个商人压低了声音,
“我听人说,那张角会妖术,能呼风唤雨,士兵中了箭也不死!”
“可不是嘛!”
另一个商人喝了口茶,
“还有个南华老仙,是张角的师父,据说活了上百岁,能腾云驾雾呢!朝廷现在正悬赏捉拿他,赏钱一万贯!”
南华端着茶碗的手顿了顿,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他没想到,自己竟成了朝廷钦犯。
正想着,街上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十几个穿黑色铠甲的士兵骑着马冲过来,手里举着画像,挨家挨户盘问:
“见过这个人吗?南华老仙,七十岁左右,穿青布道袍,会方术!”
茶摊老板吓得赶紧摆手:
“没见过,没见过!”
南华悄悄把布囊往桌下塞了塞,刚想起身离开,却被一个士兵拦住了:
“你是哪儿来的?拿身份证明来!”
就在这时,旁边突然冲过来一个少年,手里拿着个糖葫芦,不小心撞在了士兵身上。
士兵火了,扬起马鞭就要打,南华伸手一拦,指尖轻轻碰了下士兵的手腕——那士兵只觉得手腕一麻,马鞭“啪”地掉在地上。
“这位军爷,”
南华笑着说,
“小孩子不懂事,何必跟他计较?”
士兵瞪着他,刚要发作,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喊杀声,接着就见一群黄巾军冲了过来,手里拿着刀枪,见了官兵就砍。
街上的人吓得四处逃窜,士兵们赶紧拔刀迎战。
南华拉着少年躲进旁边的巷子,刚喘了口气,就听见少年说:
“多谢老伯救命之恩。我叫曹操,是谯县人,来洛阳寻我叔父的。”
南华心里一动。
他曾在师父的《推背图》残卷里见过“曹”字,说此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乱世里的枭雄。
他看着眼前的少年,眉眼间透着股机灵劲儿,只是还带着些稚气,忍不住说:
“如今洛阳大乱,你还是早点回谯县去吧。”
曹操摇摇头:
“我叔父在洛阳当官,我得找到他。再说,乱世才好建功立业,我可不想一辈子待在谯县。”
南华看着他眼里的野心,忽然想起了张角。
当年张角也是这样,一心想改变乱世,可走着走着,就忘了初心。
他从布囊里掏出个玉佩,递给曹操:
“这是块避灾玉,你带在身上,或许能帮你躲过一劫。”
曹操接过玉佩,见上面刻着个“华”字,刚想道谢,就听见巷口传来马蹄声。
南华说:
“官兵来了,我得走了。你记住,日后若掌权,多为百姓着想,别让这乱世再添更多冤魂。”
说完,他转身就走,脚步轻快得像一阵风,转眼就消失在巷子深处。
曹操拿着玉佩,看着他的背影,心里忽然觉得这个老伯不一般。
南华离开西市后,往洛阳城南的白马寺去。
他听说寺里有位竺法兰大师,是从西域来的高僧,能预知未来。
他想问问大师,这乱世何时才能结束,张角的黄巾军最终会是什么下场。
白马寺里很安静,香火缭绕,几个僧人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