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散了之后,各路军队都跨上战马,快速的向各自的驻地前去。
对于这个年代的军队来说,有三个月的集中整训,这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了,朱慈琅也是按照现代军队的训练方式,首先增强他们的体力,接着训练协同力,最后才是军事知识。
并且给各部队都下达了考核标准,目前前往各地驻扎的军队都达到了新兵考核标准,南京城周边的两个预备师尚未达到标准,所以留下来继续训练。
“这是看着眼热了?”
身边的将军们一个接一个减少,就剩下刘良佐和刘泽清了。
二人身为军务参赞,只能是留在朱慈琅的身边,说起来比外派的将军们还要好点,但谁都知道将军如果要是没有军权的话,狗屁都不是。
此刻朱慈琅的身边就剩他俩了,看这两人的眼神儿,那也是跟着军队早走了。
“殿下说笑了,能够留在殿下的身边,我二人也是满意的很,这南京城总得留人看着才行。”
刘泽清说话的时候,眼神儿都没有从远处离开的军队身上收回来。
这个言不由衷,连三岁的孩子都能看得出来。
“微臣也是这样认为的……”
刘良佐也赶紧的随上,个人知道个人的事情,两人当初归顺朱慈琅的时候,慢了一步,现在跟其他的将军比起来,那可就不是慢一步的事儿了。
“南京城还有两个预备步兵师,你们两个要是表现够好的话,自然也可以跟他们一样挂帅带兵,但如果要是表现不好的话,这军务参赞就要继续做下去了。”
朱慈琅临上轿之前扔下这两句话,这两人的眼中也露出了希望。
本身这也算是明末的枭雄在自己身边当个军务参赞,实在是屈才了。
但这两人的忠心度如果要是达不到百分之八十的话,那就永远不可能出去带兵。
两人刚刚出现在朱慈琅身边的时候,忠诚度只有百分之四十多,几乎可以说是和陌生人差不了多少事。
现在已经上升到百分之七十了,但如果要是超不过百分之八十,那你们就在南京城呆着,好吃好喝的,不打仗也没事。
刚才誓师大会开完之后,朱慈琅的系统马上就要突破六级,所以上了自己的六十四抬大轿之后,朱慈琅也就可以专心的想想该如何突破?
按照大明朝的规矩,只有皇上和太后才能坐六十四抬的大轿。
可现在大明朝没有皇上,也没有太后,就只有朱慈琅一个太子,所以礼部衙门也就给朱慈琅准备了这样的大轿。
朱慈琅本身是不让铺张浪费的,但是这些轿夫也都是近卫师的人,算是保障安全的一种办法,毕竟来到南京之后,马士英的余党也好,几位王爷的残党也好,朱由崧的追随者也好,那可是一批接一批的。
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身边多留点人没毛病。
在回皇宫的路上,朱慈琅也看到周边诸多百姓跟着一块回去,朝廷誓师北伐的事情,周边的老百姓也都知道。
今天其实是分派军队到各地住房,但对外宣布是誓师北伐,也算是让江南的老百姓知道,现如今你们的安定生活仅仅是暂时的而已。
其实对于江南的老百姓来说,他们也很清楚目前的状况,前些年不断的增加他们的税收,已经是让很多人抬不起腰来了,但是至少当地的生活还没有受到影响。
可随着从北方而来的大量流民,他们也知道目前的北方已经变成了人间地狱。
不管是李自成还是满清军队,对于北方的大明老百姓可都不客气,别说是正经过日子了,基本都是过了今天没明天在一些饥荒比较严重的地区,易子而食的悲剧已经上演。
朱由崧当政的时候,很多人就提出了要构建防务北伐李自成的事情,但是朱由崧能听进去吗?
除了江北四镇之外,朝廷几乎没干别的事儿,咱们这位太子执政之后,朝廷迅速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