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字却让陆云逸眼睛一亮。
[说是开年之时,御史李大人微服私访大宁城。
他走到西街的烧饼摊前,指着刚出炉的烧饼问:
“掌柜的,你这烧饼够秤吗”
摊主王老汉笑着拿起一个:
“大人您放心,咱这是卫所烧饼,按军器监的规制做的,一两不多一两不少。”
李大人皱皱眉:
“我看这烧饼比别家的小一圈,怎么会够秤”
王老汉拿起旁边的小秤,把烧饼放上去:
“您看,刚好二两!这叫外紧内松,就像咱们大宁卫的军卒,看着瘦但吃得饱,打起仗来力气大着呢!”
李大人又问:
“那为什么叫卫所烧饼”
王老汉指着烧饼上的芝麻:
“您数数,这芝麻不多不少正好五十粒,对应五十个百户。
这褶子十四道,代表着十四种军械!
您要是咬一口,还能尝到里面的奶酥馅。
那是草原兄弟教的法子,象征军民一家亲。”
李大人听了哈哈大笑,买了十个烧饼。
后来他在奏折里写:“大宁卫民风淳朴,连烧饼都透着兵法智慧。”
王老汉的烧饼摊也因此出了名,每天都有军卒来买卫所烧饼,说吃了能打胜仗。]
看完之后,陆云逸笑了起来,喃喃自语:
“还挺能掰扯”
“先之啊,城中有卫所烧饼这东西吗”
“烧饼”
巩先之茫然地直起腰,挠了挠头。
“大人,城中最出名的烧饼是衙门街东边老陈头的,芝麻和放得多,每日去晚了就卖完了。”
“故事不错,若是再有实物就更好了,凭借这故事,就能大卖特卖。”
陆云逸有些可惜,看向巩先之,将杂记递了过去:
“看看,家中若是有人无事可做,不妨卖烧饼
别看不起这等小本买卖,踏实肯干的话能发财。”
说罢,陆云逸直起身,看着桌上饭食,
很简单的三菜一汤,还有两根甘薯、一个面饼。
虽然都是大锅饭,
但陆云逸却吃得很快很香。
在辽东时因为是客人,顿顿都是大鱼大肉,早就腻了。
一旁,巩先之看完了卫所烧饼的小故事,眼中精光闪烁。
“大人,要是开这烧饼铺,真的能赚钱”
“能,做任何事只要名声打出去了,知道的人越多成功的可能就越大。
当然,用料要足,不能偷奸耍滑。
百姓们都很现实,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坑了他们一次,或许当时不说,但以后想再让他们光顾,可就难了。”
“怎么,你有想法了不想从军了”
“不不不,大人.属下什么都不懂,离了军伍还真不知道咋活。
是我一个妹夫,最近来大宁城做工,在城外搬石料,挣得不少但太累,
我那妹妹在家自己拉扯三个娃娃,整日不得闲。”
“属下想着,若是妹夫能在城内开个烧饼铺,
晚上总能见一面,也是一桩好事。
您觉得.是让他继续搬石料好,还是回来弄个烧饼铺”
陆云逸想了想,一边吃一边说:
“若让我选,肯定是开烧饼铺,我自有法子让生意红火。
但做生意这事儿,赚得多风险也大,得看你那妹夫是什么人。
若是机灵些,做生意无妨,
若是木讷那工地的活计正适合他,不用操心,就是累点。”
“昂”
巩先之面露恍然。
“那大人明日我去问问,看看他想不想做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