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推动印度厮当的汉化。
唯有文化才能让这群国家在不知不觉中称为大明的一部分,仅凭屠刀的话,大明和朱高煦都没有精力消灭那么多国家,灭亡那么多人口。
“这船若是按照你所说,日后穿戴铁甲,装备会爆炸的炮弹,那天下凡近海之处,恐皆为我大明疆土。”
朱棣收起了望远镜,目光中带着几分羡慕。
他羡慕自己的儿孙能看到铁甲舰,也羡慕他们能看到几十年后的世界。
朱棣看过朱高煦在太学的许多模型,其中就包括了“未来城市”的一些模型。
他不知道这些是否能实现,只是就这些年的进步来看,那一切似乎并不遥远。
“可惜,我看不到了……”
朱棣在心底叹了一声气,朱高煦则是与蒯澈聊了聊其它的事情。
蒸汽机船暂时还不会量产,而是要等到技术成熟才行。
另外,就朝廷现在掌握的情报来看,天下的海船大概会在二十年后陆续退役,届时再根据蒸汽机船的研究进度来选择是否量产比较关键。
讨论了蒸汽机船的大小事务和未来方向后,朱高煦便与朱棣他们走下了高楼,前往火车站乘车返回北京。
正旦朝会由朱瞻壑在主持,随着他的年龄迈入三十,做事情也不如以前天真了,倒是谨慎保守了许多。
对于他的这种改变,朱高煦是乐见其成的。
返回北京后,他将朝政渐渐交给朱瞻壑处置,让朱祁钺兼顾中学学业的同时,在放学后前往武英殿学习。
至于朱高煦本人,他则是一心投入到了“编书”的工作中去了。
时间流逝,一车车物资往西北运走,一船船物资靠岸大古剌、交趾。
不管是在西北还是西南,大明朝都有着很大的动作。
与此同时,昆仑洲的消息也送抵了北京城。
叛贼钱廖被麾下兵卒束缚送往了军中,郑和与杨展已经在押送他回来的路上。
昆仑宣慰司的戚昇与弗朗机国签订了贸易条款,但弗朗机国并不承认大明朝为其宗主国。
对此朱高煦早有交代不用强求,毕竟他并不在意西洲那点资源。
昆仑洲事终,东洲及北洲各地的府县先后设立。
二月初二,宋王朱瞻圻带着他的两护卫乘船前往了东洲靖海府就藩。
三月初一,随着户部的钱粮调拨各地,铁路、轻重工业、农业经济全面开花。
一时间,整个大明朝的工价都似乎随着提升了不少,而百姓脸上也不乏笑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