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卫的情况下,不少商船都逃了税。
如果旧港卫也形成战斗力,从而让南洋卫彻底从陆地上解放出来,那估计这里能获取的税银还会更多。
“等这次下西洋回去后,我得向陛下和殿下上疏,让朝廷增设两个海军卫才行。”
郑和感叹之余,他们的马车也抵达了焕然一新的巨港码头。
二人先后下车,郑和命人将旧港的《黄册》、《鱼鳞图册》、《赋税粮册》送回南京,随后开始组织大军上船。
海内外诸国的商帮在旧港跟随下西洋舰队停留了三个月,没有谁敢于率先走出满剌加海峡,因为小西洋上的海盗数量并不少,他们势单力孤,去到小西洋恐怕会遭到劫掠。
他们也不敢催促郑和,生怕郑和翻脸不认人。
好在等待迎来了回报,停靠三个月后,他们总算踏上了前往西洋的航道。
“呜呜呜——”
忙碌一个上午,当正午的号角声吹响,数以百计的船只驶出巨港港口,向着西方的满剌加海峡进发。
三天时间里,他们经过了满剌加群岛和满剌加海峡。
在这里,他们见到了许许多多岛礁上的炮台和烽火台,也见到了许多来自阿拉伯的商船。
这群阿拉伯人的商船大多都在五百料左右,相比大明的商船,简直可以用‘迷你’来形容。
面对下西洋舰队,他们只能争先恐后的避让,同时老老实实接受南洋卫海军战船的检查并交税。
海军会给他们发出一块铁牌,这块铁牌是他们进入满剌加海峡交税的证明。
在贸易结束离开满剌加海峡时,他们需要上交这块铁牌,才能得到放行。
明军收税的地方在满剌加群岛和满剌加海峡之间,距离一百三十余里。
在辽阔的海上,数十艘战船想要看管这里还是比较困难的,毕竟它们都是风帆船,即便发现有人逃税,一旦对方逃出炮击范围,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郑和他们就亲眼看到了一些试图逃税闯入南洋的阿拉伯商船。
或许以往的他们能通过这种方式逃税,但面对数百艘下西洋战船和武装商船,试图逃税的下场就是迎接炮击……
“轰轰轰——”
沉闷的炮声与烟雾同时出现,数以百计的石弹被打出,将试图逃税的那艘阿拉伯商船全面覆盖。
在各舰百户官、商帮船主的注视下,那艘阿拉伯商船在顷刻间被打得破破烂烂。
在船只沉没前,两艘三千料的福船上前将它控制,随后在火炮和火枪的指点下,船上的阿拉伯商人识趣的接受处罚,交出船上所有货物的同时写信。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