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反而觉得这是上天垂帘他老朱家,给了他家一个出色的三代子弟。
这一年里,徐辉祖看着朱高煦成长、变化,自然不舍得这样一个颇有能力的外甥走上不归路。
“你小子若是性格再回到几分从前便好了……”朱元璋长叹一口气,此刻倒是想起那个狠腹狡诈的朱高煦了。
“眼下我在崇明岛编练水兵五千人,于龙江及各地船厂造船六十余艘,放置火炮四百余门,想来逐一围剿倭寇还是足够的。”
至于朱高煦,他在走出龙江船厂后便见到了脱下头盔和甲胄,坐在远处凉亭里休息的张广、李忠二人。
“三年内,朕要见到沿海倭患一空!”
台湾海峡呈两头宽中间窄的形状,在地形影响下季风风速比东海和南海更快。
“我知道了,稍许我回去,会与陛下上奏此事的。”
“皇爷爷万福安康……”
“倭寇实力如何?”朱高煦没有跟着徐辉祖看向船坞,只是讨论根本问题。
想来想去,还是只有高煦那个混小子稍微符合些。
六十万贯钱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对于大明朝来说,也不过是稍微开源节流就能省出的一笔费用罢了。
如果等龙江等处船厂的大船下水,崇明岛五千水兵都能投入战斗,那近海倭寇被平定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从朱高煦的话里,他知道了这件事情不是自己能干涉的,因为如果他能干涉,甚至说他可以自保,那朱高煦不会这样直接回绝他,并且不让继续讨论下去。
当然,这对于大明朝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世界上还没有值得大明建造如此多战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