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大声念道:“身体双声。”众人一听,立马想起之前兰荪脚筋受伤的事,忍不住想笑,但知道再芳脾气不好,所以没人敢多嘴。紫芝却偷偷写了张纸条攥在手里,只见再芳一边晃着身子琢磨令句,一边拿牙签剔牙。紫芝趁机走过去,说:“姐姐是不是也有肉圆子塞牙缝里了?我帮你剔出来。”
再芳仰起头,张开嘴。紫芝凑过去看了看,说:“这个好剔,就黄豆大小,还是红的。”接过牙签伸进再芳嘴里,往外一剔,看了眼就扔在地上,故意说:“我说怎么通红,原来是只臭虫!”再芳没察觉,又说:“左边也塞得厉害,你再帮我剔剔。”紫芝又剔了一下,丢在地上:“我还以为是芝麻呢,原来是几张虱子皮!”趁机把手里的纸条递给再芳,然后赶紧回到自己座位上。
再芳看完纸条,笑得停不下来,连忙说道:“秃头,出自《谷梁传》,‘季孙行父聘于齐,齐使秃者御秃者’。‘秃者’是重字双声,敬琼芳姐姐一杯。”这话一出口,众人再也忍不住,都笑了起来。春辉对紫芝说:“这都是你造的孽!我跟你打个赌:除了之前用过的书,要是再能飞出一个带‘秃’字的句子,不管是双声还是叠韵,我就喝一杯。而且飞的句子里,‘秃’字还得跟身体部位有关,像苏武‘秃节效贞’(使节上的毛脱落,表坚守气节)、孔融‘秃巾微行’(戴着没帽檐的头巾出行)这类,都不算数。”紫芝想了想,说:“有了!《东观汉记》里有‘窦后少小头秃,不为家人所齿’,这是本题双声;还有《许氏说文》里‘仓颉出,见秃人伏禾中,因以制字’,这是‘因以’双声;另外《风俗通》里‘五月忌翻盖屋瓦,令人发秃’,这是‘屋瓦’双声。别的虽然还有,但大家用过的书我都忘了,得查查行令的单子才行。”春辉说:“查单子找的可不算数!”紫芝笑道:“既然这样,那你喝三杯,我饶你一回!”春辉又说:“我记得之前大家议论‘菽水’(指奉养父母的食物),《风俗通》好像有人用过了。”紫芝撇撇嘴:“呸!那我也喝一杯。”
青钿插话说:“刚才玉儿帮紫芝姐姐抽的签,本来是‘天文’类,我觉得这个题目太宽泛,就改成了‘虫名’,没想到还是让她灌了你好几杯。”紫芝说:“还有亭亭姐姐之前说的那句《汉书》里的话,也多谢你们,没再揪着笑话不放。”春辉叹道:“这次亏吃大了!怎么九十多个人,都被她的‘臭虫’给搅糊涂了?待会儿这个笑话,一定要补回来。”
之后叶琼芳抽到“兽名双声”,说道:“騊駼(一种骏马),出自《司马文园集》,‘轶野马,騊駼’。‘野马’是叠韵,本题‘騊駼’是双声,敬银蟾姐姐一杯。”题花打趣:“这两句读着,倒像是要套上车赶路了。”旁边的丫鬟们连忙说:“车早就套好了,一直在这儿等着呢!”玉芝笑道:“祝才女说的是书里的句子,又没问你们套车的事。看你们这模样,是想家了吧?”史幽探说:“还真有点。天已经不早了,不知道这令还有几个人要接。”玉儿答:“还有八位才女没接令。”众人一听,都催着赶紧上饭,兰芝却劝:“天色还早,大家不用急,慢慢来。”
接着宰银蟾抽到“蔬菜叠韵”,说道:“壶卢(即葫芦),出自刘义庆《世说》,‘东吴有长柄葫芦,卿得种来否?’本题是双声,敬兰芳姐姐一杯。”兰言又转头考玉儿:“玉儿,我再问你,这句话讲的是什么事?”玉儿答:“这是当年陆士衡(陆机)兄弟第一次见刘道真,以为刘道真会问些有学问的话,没想到他只问‘长柄葫芦的种子,你带来了吗’。”紫芝趁机打趣:“那我也学刘道真,问问婉春姐姐:你们会稽山老虎最多,你过来的时候,没把虎须带来几根吗?”婉春问:“姐姐要虎须做什么?”紫芝笑答:“我要两根,送给兰荪、再芳两位姐姐当剔牙杖啊!”兰言这时对玉儿说:“玉儿,把行令的单子拿给我看看。”玉儿递过去后,兰言看着单子问:“这‘壶卢’两个字,怎么写了两种(一种带草头,一种不带)?到底用哪个才对?”玉儿解释:“历来写带草头的‘葫芦’多,但依我看:‘壶’是装水的器具,‘卢’是盛饭的器具,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