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紫琼姐姐煮茶。我平时特别爱喝茶,可惜前两件事没赶上,到现在还觉得可惜呢!”紫芝打趣:“你既然这么羡慕,以后燕府肯定会送茶给你,急什么!”宰玉蟾听了,脸一下子红透了。
道姑看在眼里,悄悄点了点头,接着念诗:“藏钩猜哑谜,隔席叠芳词。抵掌群倾倒,濡唇众悦怡。”
紫芝道:“这写的是猜谜语、行酒令还有讲笑话这些事。但为啥少了剔牙这么件有趣的事没写?”花再芳调侃:“你拿镜子照照自己,鼻子上全是鼻烟,要是把这个编进诗里,才更有意思呢!”紫芝道:“要是真能把鼻烟也写成诗句,我就服他是神仙!”
道姑说:“我虽不是神仙,但记得诗里还真有一句写这个的:指禅参郢鼻,……”
众人听了,全都笑起来。闵兰荪问:“这句肯定是写闻鼻烟吧?请问‘郢鼻’两个字是什么出处呀?”唐闺臣答:“我记得《庄子》里有‘郢人在鼻尖抹石灰’的说法,大概是说:楚国有个人,把像苍蝇翅膀那么薄的石灰抹在鼻尖上,让工匠抡起斧头,顺着风势往鼻尖砍去,把石灰削得干干净净,鼻子却一点没受伤。现在紫芝妹妹鼻子上沾了好多鼻烟,跟那人鼻尖抹石灰的样子差不多,所以诗里用了‘郢鼻’两个字。”紫芝道:“仙姑只顾用典故,我倒要看看下句怎么对!要是真对得有意思,我才服你!”
道姑道:“也没什么好对的,不过是写咱们眼前的事:牙慧剔丰颐。”
紫芝拍手笑:“这一句对得也太妙了!我敬你一杯!”花再芳又挑错:“‘郢’是地名,‘丰’是‘丰满’的意思,用‘郢’对‘丰’,好像不太工整吧?”春辉反驳:“姐姐难道不记得《书经》里有‘大王从商地回到丰地’的句子吗?而且现在沛郡还有个丰县,这是‘借对’(借不同含义的字来对仗),特别巧妙!姐姐说它不工整,也太草率了!”
道姑接着念诗:“嘲说工蟾吊,诙谐任蝶欺。”
唐闺臣道:“这一句大概又是说紫芝妹妹的事。她是咱们这儿最风趣的人,跟别人不一样,所以除了‘郢鼻’,又多了这么个评价。”
道姑继续:“聪明颦黠婢,绰约艳诸姬。”
毕全贞正打盹,听见“婢”(丫鬟)字,迷迷糊糊地问:“怎么又扯出丫鬟来了?这是什么意思呀?”
丽蓉和妩儿一直盯着小莺看,小莺急得满脸通红。林书香打圆场:“依我看,这句说不定说的是玉儿(丫鬟)呢!”
道姑接着念:“倦每嗤休矣,……”
紫芝道:“这一句写咱们这儿有人打盹的样子,真是跟眼前的场景一模一样!不过‘矣’是个虚字,特别难对,仙姑你知道吗?他们不光爱睡觉,还爱吐呢!”
道姑点点头,念出下句:“哇恒鄙出而。”
众人听了,忍不住一起笑。紫芝又打趣:“‘而’字对‘矣’字,确实工整得没话说,就是他们吐的时候,还吐出了个虾仁儿,可惜没写进去,未免少了个典故!”
道姑接着念诗:“白圭原乏玷,碧珷忽呈疵。”
紫芝说:“这两句我最懂!大概上句是说诸位姐姐像美玉一样没瑕疵,下句就是说我丑态百出啦。”花再芳怼她:“在座的就你最爱骂人。”闵兰荪也帮腔:“而且你还满嘴胡言乱语。”毕全贞补了一句:“这话不是说你是谁!还算有自知之明!”
道姑继续念:“戌鼓连宵振,……”
青钿打断:“怎么突然要擂鼓?难道要行‘击鼓催花’的酒令吗?要是这样,‘戌’字恐怕用错了,麻烦改一个字吧!”
道姑点头:“我只顾多喝了几杯,没想到已经醉了,下句是‘军笳彻晓吹’。”
宝云纳闷:“这一句更奇怪了,难道要打仗?真是闻所未闻!这里面到底是什么意思,还请仙姑指点下。”
道姑说:“这首诗每句都明明白白,何必指点?况且里面藏着仙机,谁敢泄露!接着听:将骁单守隘,卒劲尽登陴。纛竖妖氛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