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人,只听见窗外好像有人说话。她轻手轻脚走到纱窗边,往外一瞧,原来再芳和芸芝正紧挨着窗子坐着说话。只听芸芝无奈道:“这哪儿用得着这么郑重,还说要拜我当老师?”再芳却很认真:“这话真是我的心里话!我想学这个,可不是一天两天了,都搁心里好几年了。以前听说古人有‘袖占一课’的本事,神得不行,我还以为只有神仙能会,后来才知道,所谓‘袖占一课’,就是现在世上传的大六壬课。我听说后,就到处买课书,天天学,可怎么都摸不着门。想找个精通这个的人指点指点,结果比找神仙还难。如今总算遇到姐姐,你不就是我心里的老师嘛!我也不求学得多精,只要姐姐指点我入门,能起出‘三传四课’,我就心满意足了。”
芸芝听她这么说,才松了口气:“要是只说会起三传四课,那后面下功夫就容易多了。可惜我写的《大六壬指南》还没定稿,你要是能看这本书,立马就能明白。至于古人写的书,虽说精微深奥,但要说适合入门,还真少见。”
再芳赶紧追问:“请问姐姐,‘地盘’是啥呀?我怎么都弄不明白。”芸芝耐心解释:“很多人学大六壬课半途而废,都是因为分不清‘天地盘’。为啥会这样?主要是前人没把入门的关键说清楚,学的人又不肯细心琢磨,所以总容易忽略。我现在给你画个地盘的样式,再仔细注解,你肯定能懂。”说着就叫丫鬟摆上小桌子、笔墨,很快就画好了。
再芳接过来看,只见上面写着地盘的时辰排布:巳午未申、辰酉、卯戍、寅丑子亥。芸芝又接着说:“地盘的起法,有从左手起的,也有从右手起的。就说左手吧:从无名指第四节开始是子时,中指第四节是丑时,食指第四节是寅时,食指第三节是卯时,食指第二节是辰时,食指第一节是巳时,中指第一节是午时,无名指第一节是未时,小指第一节是申时,小指第二节是酉时,小指第三节是戌时,小指第四节是亥时。要是用右手,就从中指第四节起子时,无名指第四节是丑时,小指第四节是寅时,小指第三节是卯时……照着这个顺序排,到食指第四节就是亥时。”
她顿了顿,又强调:“这个样式必须仔细琢磨,得把地盘上十二个时辰的方位记得滚瓜烂熟,才能学天盘。要是地盘没记熟就学天盘,肯定会上下不分,越学越乱。地盘是永远不变的,天盘却跟着时间变。把随时变化的天盘,叠在永远不变的地盘上,要是记不清方位,怎么能分明白?就像你把右手五指跟我的右手五指对齐,你问我‘我的大拇指上面,是你的哪根手指’,我肯定说是小指;‘我的食指上面,是你的哪根手指’,我肯定说是无名指。这是因为上下十根手指的位置早记在心里了,不用看也能说对。你要想明白地盘,只要记熟方位,自然就能领会。”
纱窗后的紫芝看得清清楚楚,忍不住在心里暗喜:“原来地盘是这么回事!”
再芳看完样式,又听芸芝解释,连忙说:“我看了这个样式,总算明白地盘了。那请教姐姐,天盘的样式是怎样的?”芸芝答:“天盘跟着十二个时辰变,每天有十二种样式。要学天盘,得先记‘月将’——月将就是太阳的位置。正月雨水之后,月将在亥位,就是历书上说的‘太阳运行到登明这个星次’。之后每三十天换一次:二月春分后在戌位,三月谷雨后在酉位,四月小满后在申位,五月夏至后在未位,六月大暑后在午位,七月处暑后在巳位,八月秋分后在辰位,九月霜降后在卯位,十月小雪后在寅位,十一月冬至后在丑位,十二月大寒后在子位,是顺着十二时辰倒着排的。”
她举了个例子:“比如正月雨水后要起课,得用亥将。要是有人报寅时,就把亥将叠在地盘的寅时位置上,按顺序排下去,就是当时的天盘。我现在画个样式给你看。”说着就画了正月雨水后“亥将寅时”和二月春分后“戌将寅时”的天盘样式。紫芝在窗内看着,一边点头一边把样式默默记在心里。
再芳看完天盘样式,又问:“天盘我也看明白了,那‘四课’该怎么起呀?”芸芝说:“起四课有六句口诀,必须读熟:‘甲课在寅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