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是有理,又何必花几百两银子找关系?我要是帮了这边,那边就要受委屈,这不损阴德吗?依我看呐,这事我不能管,二位也别管。常说‘公门里好修行’,你们伺候太老爷,可别坏了太老爷的名声,同时也要为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
鲍文卿这番话,听得两个文书心里直发毛,讨了个没趣,随便聊了几句就不说话了。第二天早上,船就到了安庆,随后鲍文卿就到衙门递上了手本。向知府吩咐把他们父子的行李搬进书房住,还让他们每天和自己的亲戚同桌吃饭。不仅如此,向知府又拿出好多绸缎和布料,给鲍文卿父子里里外外做新衣裳。
有一天,向知府来到书房,坐下后就问鲍文卿:“文卿啊,你儿子成亲了没?”鲍文卿说:“我家穷,现在还没钱给孩子办婚事呢。”向知府说:“我有句话,说出来怕你不高兴。但要是你愿意,也算了了我一桩心事。”鲍文卿赶忙说:“太老爷有话尽管吩咐,我哪敢不听?”
向知府接着说:“是这样的,我家有个王总管,他有个小女儿,特别机灵可爱,我老伴儿疼她疼得不行,就天天带在身边,就连梳头、裹脚都是我老伴儿亲自来。这姑娘今年十七岁,和你儿子同岁。王家在我家已经伺候三代人了,我把他家卖身契都找出来赏给他了,现在他们家不算我家的仆人了。王总管的儿子小王,我还给他买了个部里文书的职位,五年考核期满,就能当个典史之类的小官。你要是不嫌弃,就让你儿子娶他家女儿,以后小王当官了,就是你儿子的舅舅,你看行不?”
鲍文卿一听,就赶紧说:“太老爷这可是天大的恩情,我都不知道怎么谢您!就是我儿子年纪小,还不懂事,不知道王老爹愿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向知府说:“我已经跟他说过了,他可喜欢你儿子了。你不用担心,这事儿你一分钱都不用出。你明天拿个拜帖去王家拜访一下就行。成亲要用的床铺、被褥、衣服、首饰,还有办酒席的钱,都由我来准备,帮他们把婚事办得风风光光的,你就等着当现成的公公吧!”
鲍文卿激动得当场跪下感谢向知府,向知府连忙把他扶起来,说:“这都是小事!以后我还会再帮你。”
第二天,鲍文卿就拿着拜帖去拜访王老爹,王老爹也回拜了。可到了晚上三更天,突然来了个巡抚衙门的差官,他骑着马,还跟着一位通判,坐着轿子,直接闯到衙门大堂,说要请向太爷出来。整个衙门的人都慌了神,就纷纷议论:“坏了!坏了!这肯定是来撤职的!”这一来,也不知道向知府到底会不会被撤职,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