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收下帖子后,就把女方的生辰八字送了过来。
牛老儿这边请来了阴阳先生徐先生,选了十月二十七日这天,作为孙媳妇过门的好日子。牛老儿为了筹备孙子的婚礼,就把家里囤的几石粮食全卖了,然后用换来的钱给孙媳妇做了四件新衣服,包括一件绿布棉袄、一条红布棉裙、一件青布外套和一条紫布裤子,还换了四样首饰,在婚礼前三天就送到了卜老爹家。
到了十月二十七日这天,天刚亮,牛老儿就起床了。因为家里总共只有一间半房子——半间用来当店铺,一间做客厅,客厅后半间还要布置成新房,他只好把自己的被褥搬到柜台上去睡。牛老儿让出床铺后,就和牛浦一起把新做的床单、被子铺好。又腾出了一张小桌子,搬到新房后屋檐下有天窗的地方,想着这样新娘子早上梳头照镜子的时候光线好。虽然穷,可是这态度倒还不错。
等新房收拾妥当后,他们又在后面天井搭了个芦席棚子当做临时厨房。忙忙碌碌了一早上,牛老儿才把钱交给牛浦,让他出去买办婚礼要用的东西。
牛老儿这边刚安排好,卜老爹那边就已经准备好了镜子、灯台、茶壶,还有一套洗漱用的盆桶和两个枕头,随后他就让大儿子卜诚用扁担挑着送了过来。卜诚进门放下东西后,就和牛老儿作揖打招呼。牛老儿觉得麻烦人家跑了一趟,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就请卜诚坐下,又赶紧跑到柜台后面,从罐子里拿出了两块橘饼和一些蜜饯天茄,又泡了杯茶,然后双手递给了卜诚,还说:“真是辛苦你跑一趟,让我这老头子心里过意不去。”卜诚连忙说:“老伯别这么客气,这都是自家的事儿!”说完就坐下喝茶去了。
两人正说着话,就看到牛浦戴着新的瓦楞帽,穿着崭新的青布长衫,脚上是新鞋新袜子,从外面走了进来。他后面还跟着一个人,手里提着好几块大肉、两只鸡、一条大鱼,还有闽笋、芹菜这些食材。牛浦自己手里捧着油盐酱醋这些调料。牛老儿赶紧跟牛浦说:“这是你舅丈人,赶快过来行礼!”牛浦放下手里的东西后,就对着卜诚作揖下跪,起来后就数钱打发走了提东西的人,自己则是捧着调料到厨房去了。
没过多久,卜家二儿子卜信也来了,他端着一个箱子,里面装的是新娘子的针线和鞋面;还端着一个大托盘,上面放着十杯摆着果子的甜茶,这是为明天早上拜堂准备的。随后,牛老儿就留他们喝茶,牛浦也过来拜见了他们。卜家兄弟俩坐了一会儿,就告辞回家了。紧接着,牛老儿又马不停蹄地跑到厨房,忙着准备婚礼用的酒席,忙得那是脚不沾地,整整忙活了一天。
到了晚上,牛老儿就从店里拿来了一对长长的红蜡烛,在烛芯上各插了一朵通草花,然后放进新房里点亮。接着,牛老儿又请来了邻居家的两位奶奶,让她们帮忙把新娘子搀扶进房。牛浦就和新娘子在新房里举行了拜堂仪式,完成了婚礼中最重要的环节。
牛老儿则是在新房里摆了一桌酒菜,让小两口和帮忙搀新娘的奶奶坐下享用。自己又在客厅里单独摆了一张桌子,等点上了蜡烛,放好了碗筷,这才把卜老爹父子三人请过来吃席。牛老儿先是倒了一杯酒洒在地上,用来祭拜天地。随后又倒了满满一杯酒,双手颤颤巍巍的捧着,恭敬地请卜老爹到上座,还说道:“老哥哥,这门亲事多亏了你的关照,我心里感激不尽!但我家实在太穷,拿不出像样的酒席,只能请你喝杯薄酒,还得委屈两位舅爷一起坐坐,希望你们别嫌弃。”说完,牛老儿就深深地作了个揖,卜老爹也赶紧回礼。
牛老儿又想给卜诚、卜信斟酒,两人再三推辞,最后才作揖坐下。这时,牛老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家里实在拿不出好饭菜,咱们都是亲戚,可千万别笑话我。我家别的没有,茶叶和炭还有一些。一会儿我煮壶好茶,留老哥你多坐会儿,咱们聊聊天。等到了五更天,就让小两口出来给你磕头,也算是我尽点心意。”卜老爹说:“亲家,我外孙女年纪小,不懂礼数,她爹又不在,我也没给她准备像样的嫁妆,我还觉得过意不去呢。要说坐到天亮,那正合我意,我正想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