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克王开始有条不紊地实施他的计划。
第一步,自然是放大这种巨兽在人类世界的威胁。
凭借在帝王组织内部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声波探测和地底威胁分析领域的权威地位,波克王开始对骷髅岛巨茧的数据进行“重新解读”。
在内部技术简报和风险评估报告中,他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引导着分析方向。
他着重强调巨茧能量读数在过去十年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但其实选择性地忽略或弱化了能量增长曲线中的平台期。
同时,将巨茧散发的次声波特征,与数据库里记录的、已知具有高度攻击性和破坏性的泰坦,如当年那只没有孵化穆托蛹信号,进行“关联性分析”,以此暗示其潜在的“孵化”或“苏醒”已临近。
更何况,杰顿本身的能量等级、层次、性质也比被认为是“死胎”的穆托卵要高级的多,不是吗……
不仅如此,波克王还运用念力,在关键决策层会议或私下交流时,对接触到这些报告的军官、科学家,尤其是那些性格保守或经历过泰坦袭击事件的人,施加极其微妙的心理暗示。
他就像在干柴上轻轻滴落火星,放大他们对未知的恐惧,强化“巨茧是定时炸弹”“必须在其完全成熟前采取行动”的潜意识认知,引导他们自己得出“先发制人”的结论。
第二步嘛,就是制造“意外”情报。波克王秘密操控了一颗隶属于某军方秘密项目、轨道恰好能掠过骷髅岛上空的侦察卫星。
他运用念力极其精细地干扰卫星传感器,伪造出一段持续时间极短的、显示巨茧表面能量脉络“异常活跃”、甚至疑似有“内部结构蠕动”迹象的“异常数据流”。
随后,这段数据被“意外”截获,并“泄露”给了对骷髅岛项目有管辖权的军方情报部门。
这份“佐证”,无疑是火上浇油,进一步加剧了各方对巨茧的担忧。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决策。
当军方高层,尤其是太平洋司令部,在波克王的暗中推动下,将骷髅岛巨茧的威胁等级评估提升到“极度危险”“潜在灭绝级威胁”时,在一次由兰达主持的、关于全球泰坦威胁评估的内部高层会议上,波克王适时地“客观”陈述了自己的“担忧”。
“威廉,”
波克王的声音带忧虑与沉重。
“你我都知道,深红圣山的能量增长曲线,已经超出了我们所有模型的预测上限。结合我们最新获得的……卫星异常数据。”
他巧妙地回避了数据来源,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在座的军方代表和脸色凝重的科学家们。
“按照一句古话: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虽然很不愿意,但是我不得不做出一个悲观的推断——它可能正处于某种‘孵化’或‘蜕变’的最后阶段。一旦完成……”
他再次停顿,加重语气。
“其释放的能量和可能产生的生物个体,会超过我们目前应对过的任何泰坦。若是不加以限制,骷髅岛……甚至整个太平洋地区,都可能面临无法估量的灾难。”
第四步,自然是根据之前给人类埋下的暗示,合理的引爆冲突点。
虽然也有理智的人,但是很明显,在面对生死存亡的问题时,大家更愿意那么“不理智”一些……
作为骷髅岛项目的负责人的兰达,虽然始终秉持“观察优先”的原则,但是胳膊呦不过大腿。
但是,他还是激烈反对任何激进行动。
“昂德希尔!”
兰达的声音激动。
“我们观察了它二十年!它从未主动攻击过!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它会威胁到岛外!贸然行动,不仅可能摧毁一个我们尚未理解的独特生命,更可能引发无法预料的连锁反应!我们连它是什么都不知道!”
波克王平静地迎上兰达的目光,镜片后的眼神深邃而“坚定”:
“威廉,我理解你的谨慎。但有时候,未知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