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内,植被、土壤乃至岩石都呈现出灰白色且脆弱易碎的矿物化特征,仿佛生命力被强行抽离。
目前,这个“死亡地带”的范围似乎正在以0.18m\/天的速度缓慢扩大。
四、发现过程与当前状况
约三个月前,该卵囊被发现于骷髅岛中部山谷深处。以帝王组织代表的科考团队通过地震传感器,当地土着的描述与引荐,异常生物能量读数察觉到它的出现。
五、关键异常点 - 金刚的异常行为
骷髅岛的守护者金刚,对该卵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反常关联性。
它似乎放弃了传统的活动区域与迁徙路径,长时间驻守在卵囊附近。
观测发现,金刚并非对卵囊具有攻击性或好奇,而是展现出强烈的守护行为。
它会驱赶任何靠近卵囊的生物,包括岛上的大型掠食者骷髅爬虫(Skullcrawlers)(幸存个体),甚至对帝王组织的探测器也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性,远超以往对人类造物,设备的容忍程度。
此外,金刚的行为模式发生显着改变。其活动性降低,大部分时间处于类似休眠的警戒状态,趴在卵囊附近。
它的眼神时常空洞、呆滞,但攻击性却异常高涨,对任何接近的物体都反应过度。
同时,金刚体表某些区域,主要在肩背部和颈部,偶尔会浮现短暂、不自然的暗色斑纹或微光,与卵囊表面的发光纹路相似,但其原因尚不明确。
基于金刚这些反常的守护行为以及生理变化,帝王组织高度怀疑该卵囊或其散发的能量、辐射,对金刚产生了某种形式的精神控制或生物寄生影响,我们将此命名为“代母者综合征”,并视金刚为该卵囊的“代母体”或“守护宿主”。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金刚与卵囊内的生物存在直接沟通或共生关系,它的行为更像是被强制编程。
在金刚反常行为区域的空气和水样中,检测到微量的未知有机微粒。
这些微粒具有高度活性,能够干扰标准生物检测设备,我们暂将其命名为“骷髅岛未知寄生体 - K 型” (Skull Island Unknown parasite - type K, SIUp - K)。
怀疑该寄生体是导致金刚行为改变的直接媒介,但其来源究竟是卵囊本身,还是环境突变所致,以及它与卵囊内部生物的确切关系,仍是亟待解开的核心谜团。
六、能量与威胁评估
1. 能量读数:卵囊持续释放出极为强大的生物能量信号,检测到强烈且无法完全解析的电磁辐射以及微量重力异常。其能量汲取模式与地热活动高度同步。
2. 孵化推测:从能量读数的持续增长、内部活动的细微变化(通过超灵敏地震仪检测到极低频震动),以及金刚的守护行为来看,种种迹象均强烈指向该卵囊正处于孵化前阶段。然而,孵化时间表难以预测,但能量积累的速度着实令人极度不安。
2. 威胁等级:最高 (mAxImUm)
卵囊本身:其巨大的体积、坚不可摧的外壳(所有已知武器均无法在其表面留下有效痕迹)、散发的能量场(对电子设备有毁灭性干扰\/破坏作用)以及潜在的孵化后果,都对全球生存构成威胁。
根据能量模型推测,其内部生物一旦孵化,破坏力可能超过所有已知泰坦。
金刚关联威胁:被控制的金刚成为常规手段接近卵囊的最大阻碍。
它本身就是强大的泰坦,加上反常且不计后果的攻击性,使得任何试图干预卵囊的行动都必须先应对金刚,这极大地增加了行动的复杂性和风险。
此外,金刚本身也可能在卵囊影响下发生不可逆的生理恶化,甚至成为孵化后生物的优先攻击目标或养分来源。
环境恶化:卵囊造成的“死亡地带”持续扩大,对骷髅岛独特而脆弱的生态系统构成毁灭性打击。
这种石化效应的作用机理未知,且具有潜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