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阳光再次洒落公寓。
伊黎坐在书桌前,翻开了一本崭新的笔记本。
封面上写着四个字:《日常悖论》。
这不是小说标题,而是她的行动计划。
她开始记录:
沈涵的行为模式分析,社交动态、语言习惯、服饰象征……
守门人可能的组织结构,是否存在上级?是否有其他成员?
边界波动的征兆,城市中是否出现异常事件?
她决定以“都市观察者”
的身份重新融入现实生活,
用最平凡的方式,调查最不平凡的秘密。
与此同时,艾瑟琳也没闲着。
她利用自己曾是网络写手的身份,在社交平台上悄悄布一系列“都市怪谈”
短文:
《京都深夜居酒屋惊现穿紫衣女子,食客称其说话时筷子会在桌上画符》
《男子回国后性情大变,妻子竟能预知他thoughts》
《有一种人,他们看不见鬼,却能看见‘世界的裂缝’》
这些文章看似虚构,实则暗藏线索。
她想看看,会不会有人留言回应,
尤其是那些同样感知到异常的人。
第三天傍晚,回复来了。
一个匿名用户评论道,
“你说的紫衣女人,是不是常去鸭川边的‘月见亭’?
我母亲在那里做清洁工,说她每周三都会去,
从不吃饭,只点一杯玄米茶,然后对着窗外呆。
更奇怪的是……她的影子有时候是两个人。”
艾瑟琳立刻截图给伊黎。
“找到了。”
伊黎盯着手机屏幕,眼中闪过一丝锐光,
“这不是巧合。
沈涵每周三去那里,一定有目的。”
“要不要跟踪她?”
艾瑟琳跃跃欲试。
“不。”
伊黎摇头,
“我们要做的,不是窥探,而是反向设局。”
她拨通陈泽电话,
“明天是你和沈涵的结婚纪念日,对吧?”
“你怎么知道?”
陈泽惊讶。
“朋友圈写的。”
伊黎淡淡一笑,
“你今年打算送什么礼物?”
“还没想好……这几年我都随便买点饰应付。”
“今年别送饰。”
伊黎语气沉稳,
“送一本书。
一本你自己写的书,讲一个关于‘误入异界的男人与守护现实的妻子’的故事。
结尾留白,不要写完。”
陈泽一怔,
“你是想……让她读出弦外之音?”
“没错。”
伊黎说,
“守门人能感知边界,但他们也渴望理解。
如果她真是守门人,她一定会看出这本书不只是回忆,
而是一次对话,关于我们究竟该选择隔绝,还是共存。”
陈泽沉默良久,终于答应。
第四天,周三。
陈泽带着那本手工装订的小书回家。
沈涵接过时,指尖微微一顿。
“你写的?”
她轻声问。
“嗯。”
陈泽看着她,
“写了半个月。
有些事,一直没机会告诉你。”
沈涵翻开第一页,目光渐渐变得深邃。
她没有多言,只是轻轻说了句,
“今晚,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她走进书房,关上了门。
十分钟后,整栋房子的灯光忽明忽暗了一下……
伊黎和艾瑟琳躲在对面公寓的窗后,通过望远镜观察着一切。
“刚才那一下……是能量波动!”
艾瑟琳压低声音。
伊黎点头,
“她在阅读时触了某种共鸣。
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