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母亲站在门口目送,身影越来越小。我忽然想起《诗经》里的句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来去匆匆,人生几何?
建安三年 二月初二 龙抬头
回到宛城,张绣亲自出迎,热情得过分。
宴会上,他频频敬酒,感谢我“化解危机”。我表面谦逊,心里冷笑:要不是我机灵,你现在还能在这里喝酒?
不过这话不能说,还得装出感激涕零的样子:“将军厚恩,诩万死难报。”
建安三年 二月初十 阴
宛城局势有变。
曹操打败袁绍后,势力如日中天。张绣整天忧心忡忡,生怕曹操秋后算账。
今天我委婉提醒他:“将军,曹丞相如今势大,我们宜早作打算。”
张绣紧张地问:“先生有何高见?”
我笑而不语。有些话,点到为止。
建安三年 三月十五 月圆
今夜无眠。
我站在院子里看月亮,忽然想明白一件事:张绣这棵大树靠不住了,得找新的避风港。
最佳选择当然是曹操。但怎么投靠才能既保命又保名节?
直接劝张绣投降?不行,太明显,会被视为背主求荣。
得让张绣“主动”产生这个念头。
建安三年 四月初一 春雨绵绵
机会来了。
曹操派曹丕来宛城劳军,明为赏赐,实为施压。
宴会上,曹丕特意提到:“家父常夸贾先生乃当世奇才。”
我连忙谦虚:“丞相过奖,诩愧不敢当。”
余光瞥见张绣脸色微变。很好,种子已经种下。
建安三年 四月初八 晴
果然,曹丕走后,张绣来找我:“文和,曹操似乎很赏识你啊。”
我叹气:“丞相不过是客套罢了。倒是将军,曹丕此行,用意颇深啊。”
张绣紧张地问:“先生何意?”
我压低声音:“丞相派儿子来,既是示好,也是警告——若再不表明心迹,恐怕...”
张绣脸色发白:“那该如何是好?”
我欲言又止:“这个...容诩再想想。”
吊足他的胃口,才能掌握主动。
建安三年 四月十五 阴
这几天我称病不出,张绣天天派人来问安。
管家不解:“老爷真不舒服?”
我笑:“病是真的,但不在身上。”
在心里。我在盘算下一步棋该怎么走。
建安三年 四月二十 雨
张绣亲自来探病,屏退左右后,直接问:“先生,我们是否应该...归顺曹操?”
我故作惊讶:“将军何出此言?”
张绣叹气:“如今曹操一统北方已成定局,我们若再犹豫,恐怕...”
我沉吟良久,才说:“将军所虑极是。只是...要寻个合适的时机。”
张绣急切地问:“何时为宜?”
我微笑:“等曹操再来招安时。”
建安三年 五月初五 端午
曹操的招安使者果然来了。
这次的条件更优厚:封张绣为侯,允许他保留部分兵权。
张绣喜出望外,来问我意见。我点头:“此乃天赐良机,将军不可错过。”
其实我早知道会这样——曹操现在要集中精力对付乌桓,不想南方生事。
建安三年 五月初十 晴
我们又要去许都了。
这次和上次不同,是正式归顺。张绣很兴奋,我却忧心忡忡——这次去了,恐怕就回不来了。
收拾行装时,我特意把日记藏在暗格里。这些文字若被曹操看到,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