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王允个人。
李傕看完很满意:“文笔不错!就是...有些地方看不懂。”
我微笑:“将军不必懂,只要天下文人能懂就行。”
其实我故意用了很多典故和生僻字,这样显得高大上,而且——万一将来需要洗白,我可以解释说那些都是反话,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证明。
唉,当个谋士容易吗?写篇文章都得留七八条后路。
初平二年 十月初三 大风
长安城快守不住了。
我的计策见效了——城中守军看到檄文,军心涣散。加上吕布有勇无谋,被李傕用诈败之计诱出城外,中伏大败。
听说吕布已经逃出城了。也好,这瘟神走了,少死点人。
但我现在担心的是:李傕、郭汜进城后,会不会重蹈董卓覆辙?
今晚我得找他们谈谈。
初平二年 十月初五 血染长安
我还是来晚了。
李傕、郭汜纵兵抢掠,长安城变成人间地狱。我站在城墙上,看着
我找到李傕时,他正搂着两个宫女喝酒。我强压怒火:“将军,不能再杀了!王允已死,目的已达到,应该安抚百姓...”
李傕醉眼朦胧:“文和啊,你不懂...这些刁民,不杀怕他们,他们就不老实!”
我心中冷笑:就你这德性,也配掌权?
但面上还得恭谨:“将军,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郭汜插话:“贾先生说得对。咱们还要在长安待下去,杀光了人,谁种地?谁纳税?”
总算有个明白人。最后他们答应明天颁布安民告示。
走出营帐,我看着天上的月亮,突然很想念武威老家。那里的月亮,没这么红。
初平二年 十月初六 晴转阴
今天我做了件大胆的事——偷偷放走了几个要被处死的太学生。
他们是被当做王允同党抓的,其实都是无辜书生。我利用职权,把他们混在释放的俘虏中放走了。
临走前,一个年轻学生问我:“先生为何救我们?”
我板着脸:“别废话,赶紧走。记住,出了城往西,别回头。”
另一个学生感激涕零:“先生大恩,他日必报!”
我摆摆手:“不用报恩,只要你们活着就好。这乱世,多几个读书人,总不是坏事。”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忽然理解了徐先生当年的话:完全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有时候得顺从本心做点事。
当然,这事我写日记里了。万一将来被李傕发现,我就把日记销毁——看,我还是那个惜命的贾诩。
初平三年 正月十五 雪
我在长安安顿下来了。李傕封我做尚书,听起来官不小,其实没实权。正好,我乐得清闲。
今天元宵节,我偷偷在府里煮元宵。仆人问我为什么不出去看花灯,我说年纪大了,怕吵。
其实是怕遇上同僚,又要应酬。那些人都以为我是李傕心腹,其实我巴不得离权力中心远点。
吃着元宵,我突然想起少年时在姑臧,每逢元宵,娘亲都会做芝麻馅的汤圆。那时多简单,一碗汤圆就是幸福。
而现在,我吃着长安最贵的元宵,却尝不出味道。
初平三年 三月初八 晴
李傕和郭汜闹矛盾了。
为了一匹马的归属问题,两个大将军差点在朝堂上打起来。我躲在柱子后面,生怕被波及。
散朝后,李傕私下问我:“文和,你觉得郭汜这人怎么样?”
我心中警铃大作:这是要让我站队啊!
我斟酌词句:“郭将军勇武过人,是国家的栋梁。”
李傕不满:“我是问你对他的看法!”
我微笑:“属下对郭将军只有敬佩,不敢有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