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一片寂静。
驰援沧澜界,意味着要分出一部分顶尖战力,远离百废待兴的蓝星。
但水无涯宫主之前那救世的一击,以及沧澜界持续的支持,这份人情必须偿还。
人皆有义。
而且,碧波海渊丧尸失控,谁又能保证不会波及到通过藏天城连接的蓝星?
这不仅是报恩,更是未雨绸缪。
更何况,蓝星目前确实没有什么魔灾了,但余枫很需要炁和道源。
几位首领交换了眼神,很快达成共识。
“沧澜界于我有救世之恩,碧波海渊之患,亦关乎两界安危。”
“我星火同盟,义不容辞。”苍宙代表众人表态。
“待蓝星内部稍定,料理完紧要事项,我等便抽调人手,前往沧澜界。”
决议已定,整个蓝星如同上紧了发条,进入了高速运转的一个月。
在清云研究院、中枢塔、枭阳科学院、九州符阵工会的联合攻关下,机甲科技逆向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虽然核心的道则固化技术难以复制,但基于其基础结构和能源系统,一转机甲各地开始大批量流水生产。
这些具备基础作战AI和能量武器的机甲,虽然个体战力仅相当于一阶修士,但胜在量大。
无奈,蓝星人口真的太少了。
末世七年,打掉了九成多的人口。
甚至于说,吞星之环内部的生命波动,都是蓝星的数倍。
一转机甲,给精锐士兵操纵,极大地提升了常规力量的战斗力。
各大聚集地的军工工厂日夜轰鸣,钢铁洪流的雏形已然显现。
立体城市建设的标杆,是清云山海城。
作为蓝星发展的领头羊,清云聚集地的立体化改造率先启动,成为了整个蓝星样板。
地基与核心区保留,龙脊阁、研究院核心区、飞云坪等重要设施原地升级加固。
天空之城“云顶区”草创。
依托浮石技术和吞星之环的反重力材料,以及新型轻质高强合金,在城市上空约三百至五百米的高度,开始构建悬浮的“云顶区”。
这些区域通过稳定的能量梯和悬浮升降平台与地面连接。
暂时规划为高级住宅、尖端研究所、道境修炼静室以及部分战略物资仓库。
拥有独立的能源和生态循环系统,如同悬浮在空中的岛屿。
地下蜂巢,是“磐岩区”。
向地下深处开拓,利用工程机甲和土系道法,构建深达百米甚至更深的立体化地下空间。
这里将是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物资储备中心、避难所以及某些特殊研究项目的场所。
结构坚固,隐蔽性强。
至于地面,龙脊阁依旧在,而且大多数人也生活在地面。
传统的道路依旧保留,但增加了贯穿云顶区、地面区、磐岩区的通道,形成真正的三维交通体系。
嗯,仍保留传统的海龙脊名称。
防御层级...
吴凤鸣力主,并获得余枫和实际负责城建的人员同意,暂时保留了山海城原有的高大城墙。
“城墙不仅是物理屏障,更是凝聚人心的象征。”
“且其基座与地脉相连,未来可增设法阵,成为立体防御体系的重要一环。”
吴凤鸣如此解释。余枫对此深表赞同。
在未知的威胁面前,多一层防御绝非坏事。
未来的城墙,或许会改造为覆盖全城的巨型阵法基座,或者成为连接地面与空中的防御节点。
整个清云,仿佛一个立体生命体,向着天空与地下同时伸展着自己的筋骨。
时间飞逝,转眼已近六月。
末世七年六月一日,出征之日。
经过一个月的人员筛选,以云霆壁垒为旗舰,辅以数百各聚集地飞舟组成的远征舰队,在藏天城外空域集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