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了最后的“挡箭牌”:“刘老师,具体的实践内容涉及保密条款,我签署了协议,不能透露细节。这个单位……它有比较特殊的背景。我只能说,这次实践确实锻炼了我……在高压环境下的应变能力、风险判断能力和……呃,跨文化沟通能力。” 她努力把话题往能力提升上引。
“保密条款?特殊背景?”刘导师若有所思地看着她,又看了看那份盖着正规公章的证明,眼神变幻不定。
他似乎在权衡这份证明的真实性以及叶彤话语的可信度。
突然想起大一开学时,军队和大领导对叶彤的态度,他将证明放到一边,语气缓和了一些:“好吧,既然涉及保密,那我就不多问了。不过叶彤,你要记住,我们是学金融的,合规、风险控制是底线。任何实践经历,都必须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明白吗?”
“我明白刘老师。”叶彤连忙保证。
“嗯,”刘导师点了点头,“这份证明……我会给你登记上,实践学分算你通过。但是,”她强调道,“我希望你以后的实践,能更多聚焦在我们金融本专业领域,这些……过于‘特殊’的经历,还是尽量谨慎。”
“好的,谢谢刘老师。”叶彤如蒙大赦,赶紧道谢离开。
走出办公室,叶彤靠在墙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比跟哑客打了一架还累。
这份因为延迟返校而开的金融系实习证明,简直是一场灾难。
她几乎能想象到刘导师内心是如何疯狂吐槽的。
“看来以后用特调组的掩护身份开证明,得提前跟他们‘沟通’一下内容才行……”
叶彤无奈地想,至少得编得像个金融实习生该干的事啊!
这份“辉煌”的实习经历,在金融系导师这里,恐怕只能得到一个“此学生经历复杂,背景成谜”的评语了。
走在去往教学楼的路上,偶尔有相熟的同学跟她打招呼。
“叶彤!回来啦?社会实践怎么样?听说你们去的地方挺偏的?”徐楠将一杯豆浆放在叶彤的面前。
“还行,就是调研挺累的。”叶彤露出一个略带疲惫的笑容,压下声音,“差点没了半条命。”
徐楠面露关切之色:“怎么回事?”
“就——那些事儿。”叶彤越笑越命苦。
“哎,别说了,这个假期我也没过好,光和亲戚朋友认错去了。”徐楠露出一个同病相怜的笑。
“看你俩气色是不太好,多休息啊。”辛心和刘静静也落座,她拍了拍两个小苦瓜的肩膀,转头嘱咐刘静静,“对了,这学期的宏经课听说挺变态的,笔记靠你了!”
“尽量。”刘静静点头,她也累够呛,上了一个假期的班,一身的班味儿。
叶彤托腮,看着黑板,心里却在想,比起对付邪神,宏观经济学的变态程度似乎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第一节课就是《宏观经济学》。
阶梯教室里坐满了人,教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关于Gdp、通货膨胀、财政政策的名词在空气中飘荡。
叶彤坐在靠窗的位置,摊开笔记本,试图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曲线和图例上。
然而,思绪却不时飘远。
教授的声音有时会与青栀和钟羽的声音撞到,窗外的鸟鸣偶尔会让她想起渔姽和纸新娘。
她强迫自己将目光聚焦在课本上,那些印刷体的文字却仿佛扭曲了一下,让她下意识地用灵力感知周围,确认并无异常后才缓缓放松。
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割裂感。
她的身体坐在明亮的教室里,灵魂的一部分却仿佛还停留在阴暗的另一面,警惕着任何一丝不寻常的能量波动。
课间,她独自一人靠在走廊的窗边,看着楼下喧闹的人群。
同宿舍两个女生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新出的偶像剧,几个男生在争论昨晚的球赛。
他们的烦恼简单而直接,他们的世界明亮而纯粹。
“叶彤,一个人在这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