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禹含的话音落下之后,除了秦玉林出“啧”
的一声之外,再就没人说话了。
紧接着的一秒钟后,三个人就几乎同时起身,像事先排练过无数次似的,开始以手电筒照亮的范围为圆心,在周围找起了足以致死的东西。
这是一个相当诡异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人只有在极度绝望、或是为了大义之类的缘由,才有可能会慷慨赴死。
但我们没有那些东西,我们对现在的情况抱有焦虑、但是并不绝望,至于“大义”
之类的就更没有了,我们只是想“试试”
而已。
更诡异的是,转眼过去了几分钟,我们居然没感觉到任何的不对——至少在我的主观看来,“去死”
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我说不清这种想法是怎么产生的,可能是我“死”
过太多次,也可能是我清楚知道这不是真死,但在我开始察觉到这种想法的时候,确实把我吓了一小跳。
因为这是不对的,无论什么物种,只要拥有“生命”
,就应该、或者说必须要敬畏死亡。
就拿人类来说。
如果单论个体的身体素质,人类在地球众多的生物种类中,可能连前一百名都排不上。
是那种对于“死亡”
的敬畏,才让人类在强敌林立的远古时期,一步一步的走到现在、最终形成这样一段灿烂的文明。
如今。
“应急预案”
的出现,虽然还没有彻底解决“死亡”
的问题,却也让人类逐渐失去对“死亡”
的敬畏——这不是个好现象。
“敬畏”
会催生恐惧和焦虑,但最重要的还是谨慎。
如果人类不再敬畏死亡、不再恐惧死亡,那么迄今为止所做的、为了解决【大灾难】的所有努力,都将成为一场无用的泡影。
我不是心疼自己的心血白费,而是直觉告诉我,人类还不能在这个时候选择放弃。
“所以你才要切断退路么……”
我自言自语的轻声念道,回过神立刻抽了自己一个耳光。
刚才我又开始“理解”
杨佩宁了。
虽然我刚才在试着计划,让人类重新开始敬畏死亡、或者说敬畏【大灾难】,但这跟杨佩宁的做法有本质区别。
他不在乎人类是否敬畏死亡,甚至不在乎人类的死亡。
他只想用尽一切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