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温点头答应,然后环顾四周,看着那些刚刚成为工人、脸上还带着质朴笑容的人们:“我会好好教他们的!”
两人办完相关事宜后,深夜时分,在夏青刚家中促膝长谈。
“当初你的一番话,让我深思良久,感觉豁然开朗。”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来到这里,积累人脉,创办了这个工厂。”
刘温点头表示赞同:“我从第五期《大唐日报》的科普栏里,看到有个民间工匠发明了蒸汽机。”
“那时我就知道,你的机会来了,我们的许多同志,必然会在大唐各地大力发展工业。”
“工业,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石。”夏青刚说道:“在大唐中心,有我们的同志方仲永在发展,我们这些人可能提供不了太大帮助。”“不过,我们可以从外围展开包围式发展,期望能逐步对旧大唐产生深远影响。”
“工人,是我们亲手塑造的一个阶级,一个天然与我们并肩作战的阶级。”
“确实,这种发展策略,稳中求进,恰到好处。”刘温点头表示赞同:“只要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整个大唐都将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民众的智慧也将被唤醒。”
两人深夜时分,在屋内畅谈,几乎彻夜未眠。
从第二天起,刘温便投身于为工人扫盲的工作中。
“阶级矛盾,无法调和。”
“倘若我与他们同属一个阶级,或许还能同流合污。”
“但我并非如此,因此我无法与他们沆瀣一气,我有自己的信仰、追求和奋斗目标。”
“朝堂上的争斗,愈发激烈了。”
在大唐长安城的状元府中,方明在屋内来回踱步,思索着诸多问题。
“如今,我在朝堂中仍有一定地位,因此不能轻易放弃。”
“否则,我完全可以辞官不做,投身到建设大军中去,封建王朝的制度,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方明反复思量着这些问题。
自从那次他提出教育改革、知识分类后,大唐王朝的文官们便开始针对他,第一次便企图夺取《大唐日报》的发行权。
此后,方明的许多行动都受到阻挠。
如今,他创立的大唐日化商会,甚至已无他的立足之地。
然而,凭借超前的见识,方明仍在逐步发展经济,几乎掌控了长安城的部分经济命脉。
甚至,他亲自完善商人税法,提出针对商人的立法,鼓励商贸活动……
如今,在商人群中,方明声望极高,还培养了一些‘嫡系’。
而《大唐日报》被夺走,对方明影响并不大。
甚至,《大唐日报》在那些文官手中日渐衰落,逐渐成了他们的自留地,失去了大众的关注。
“脱离大众,必将失败,只有紧密团结群众,才能取得成功。”
“阶级差异,使他们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也是封建制度注定被打破的原因。”
方明思考着最近朝堂上与那些庙堂高官间愈发凸显的矛盾。
“即便是有开明之名的唐皇,实际上也受封建王朝旧思想束缚,因此他根本不会完全采纳我的建议,反而不断和稀泥。”
“大唐皇朝,已让我彻底清醒。”
“幸好其他同志们都在不懈努力,他们的成果并不逊色于我!”
方明已养成习惯,每周都会进行自我总结,反思一周内的事情。
这样的习惯让方明不断成长、进步。
一番总结后,方明回到床上,并未入睡,而是盘膝而坐。
“开始修炼《白骨观》了,希望早日成为‘进化者’,彻底掌握智慧灵光。”
“我们这些来解放新世界的先行者,虽然人人都有白骨烙印,但与现实世界的‘进化者’仍有差别。”
“进化者拥有智慧灵光,能提升智慧、增强记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