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傻柱有些手痒痒,想自己下厨,按照张元林教的过程再复刻一遍,可仔细一看,厨房里要啥没啥,只有米面和一点干菜,根本操作不起来。
“哎哟,差点把老太太给忘了,不行,我得赶紧做碗面端过去,别晚上饿晕了都没人知道。”
回过神来,傻柱一拍脑袋,然后迅速做了碗清汤寡水的光面,再加点咸菜,倒点酱豆子拌一拌,这样吃就不至于嘴里没味儿了。
做好面,傻柱立马出门端给聋老太太,一是怕把老太太饿坏了,二是怕放冷了还得烧火热一遍。
把面端到聋老太太面前后,傻柱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老太太,今个儿是我犯了迷糊,脑子里想着事情,不小心把您给忘了,见谅啊!”
聋老太太年岁已高,腿脚越发的不利索,威望也已不比当年,然后又因为某些原因和“干儿子”易中海闹的不是特别愉快,以至于后面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来看她,当然主要原因是易中海认了个孙子,大部分心思都花孙子身上了,只是其中的具体情况的聋老太太并不知晓。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能有一口饱饭吃就很满足了,哪里还敢挑三拣四,也更不敢怪傻柱的不是。
“傻柱啊,我没关系的,反正都这么大年纪了,每天又不怎么动,少吃一顿没什么,倒是你忙归忙,千万要注意身体,可不能为了我不吃饭啊!”
将死之人,其言也善,不管聋老太太早些年干了多少拉偏架,不分好赖的偏心事,现在无依无靠的她早就没了坏心思,任何言论都很公道,说的每一句关心也是发自肺腑。
当然了,现在整个大院就傻柱会天天关心她,如果傻柱出了点什么事儿,她可就真的没人管了。
看着傻柱着急忙慌的把面送过来,聋老太太以为傻柱是在外面忙事情才刚到家,所以关心起了傻柱的吃饭问题。
傻柱听后更不好意思了,挠着头解释道:
“老太太,说实话,我已经在张元林家吃过饭了,但是我为了能一次性就把新菜品学会,厚着脸皮问了张元林很多问题,最后我跟张元林都忘了给您留饭,当然这事儿主要怪我,如果不是我死皮赖脸,还差点耽误了张家开饭,您也不会到现在才吃上晚饭。”
听到傻柱的话,聋老太太露出了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
这个时候随便傻柱怎么回答都能接受,哪怕是跟领导一起吃饭晚回来都行,可偏偏傻柱是在隔壁张元林家吃的,聋老太太直接就绷不住了。
在傻柱听不见的内心深处,聋老太太歇斯底里的仰天呐喊道:
“老天爷啊,为什么以前的我要干那么愚蠢的事情,明明张元林才是这个大院最有出息的孩子,而且就住在我的隔壁,可我连这么好的机会都没有把握住,原本我可以直接坐上张家的饭桌的,哪里还需要等到傻柱来给我送饭!”
目前来看,无儿无女的聋老太太有人管饭已经非常幸福了,但她心里其实并不满足于此。
如果她隔壁住的不是张元林,如果她不会每天都闻到隔壁诱人的饭菜香味,或许她不会这么想,可偏偏隔壁住是全院最有能力,日子过的最好的张元林一家,并且她曾经有很多次机会可以跟张元林维护好关系。
然而现实是聋老太太轻信了易中海的谗言,选择站在张元林的对立面,甚至为了袒护这个所谓的干儿子,还屡次三番跟张元林发生矛盾和冲突。
久而久之,张元林对聋老太太的态度也越发的冷淡,当时的聋老太太不以为然,现在越来越老了,曾经寄予厚望的干儿子没了盼头,聋老太太才终于意识到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有多么的不可饶恕。
然后又发生了今天这样差点被人遗忘,要饿着肚子过夜的事情,聋老太太表面上不说,实则心里伤心不已,悔不当初。
活了这一把年纪,连口饭都要被人施舍,这多可怜?
早知如此,聋老太太怎么都不可能为了易中海和张元林作对的,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