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大数据中心李工立刻响应:“赞同,张工所言甚是。
数据库底层逻辑必须采用强一致性。同时搭建全链资金对账系统,确保每一分钱都有迹可循。”
众人拾柴火焰高,思路逐渐明晰,张科开发思路豁然开朗:“好,第一个问题,咱们就用TCC模型来解决。”
云计算中心唐工提出新挑战:“超高并发与极低延迟现场比安全性问题更难解决。
根据董事长对运用场景描述,春节红包高峰期,瞬间涌入的用户请求是天文数字。系统需要每秒处理百万级抢红包、发红包、查询的并发请求。
并且要求用户点击“开红包”到显示结果,延迟必须控制在毫秒级,否则用户体验极差。”
这时,宋词轻叩桌面,掷地有声:“我批准你们使用天问1号超算,进行百万级并发极限压力模拟测试。”
天问1号,是腾达集团斥资15亿元,在东海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中心组建的超级计算机。
由140万个处理器组成,可以提供每秒12000万亿次浮点运算。
平时用于腾达集团核心数据处理,广告投放优化等大规模分布式计算,是目前世界领先的超算。
张科如释重负,董事长授权,允许号超算,在其超级算力计算下,项目开发无疑难度降低许多。
李工更是兴奋的提议:“有天问1号算力帮助,我觉得采用分库分表、策略缓存逻辑为好。
唐工,云计算能否支持在高峰时段自动扩容服务器架构?”
云计算中心首席工程唐泽自信满满:“集团云计算技术领先全球,微服务架构弹性伸缩,足以满足微信红包不同时段流量变化。”
作为世界级互联网巨头,腾达集团人才济济,技术实力尽显锋芒。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维碰撞,微信红包核心技术框架初具雏形,只待用算法去逐一落地实现。
宋词目光如炬:“微信红包融合高并发、金融级安全、实时计算和支付系统,需要跨领域协作攻坚。张工,组建开发团队需要多少人?”
张科稍作思索回应:“宋董,我大致推算过,若想在年底前将微信红包顺利开发出来,需要20-25人专业团队。
其中,前端开发工程师3-4人,负责红包收发界面、动画效果、弱网络兼容优化性。
后端开发则需要8-10人,专注于分布式架构、红包算法实现、支付系统对接。”
还有支付与安全专家。。。测试运维工程师。。。算法与数据工程师。。。”
张科思路清晰,将人员配置、核心职责和人员所需技术一一道出。
宋词当机立断:“好,你需要的人选,我一周内为你调拨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