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鞠伯雅出任刺史一职。
这也是宇文衍听其说要纳土归朝后临时决定的。
本来,他已经把刺史许给了裴矩。
“弘大,刺史易主了,那你便把总管之职担了吧。”
皇帝看向裴矩畅怀笑道。
“谢陛下,臣但无不可!”
裴矩知道,陛下这是临时改变主意了。
但他一点也不慌。
以当朝皇帝对待臣子的“金字招牌”,名声上佳。
凡有功之臣,绝无亏待之理!
虽说府兵制下的总管,只有战时才有军事调动、指挥权。
但普遍认为总管的地位在刺史之上。
裴矩也是万万没想到。
二十年多前,已近而立之年的自己不过是申国公李穆帐下的一个记事而已。
托国公爷举荐之福。
被皇帝委以经营河西走廊,出使西域,重新打通丝绸之路的重任。
裴矩很清楚,这或许是他这辈子最好的机会。
因而,他奔走于河西四郡,西域诸国,任劳任怨。
在皇帝和朝廷的大力支持下。
丝绸之路日益繁盛,恢复了大汉时期驼铃声声,商队往来不息的热闹景象。
裴矩也在丝绸之路上混得如鱼得水。
当他踏上天山南北诸国的土地时,心中憧憬由然而生。
这可是汉时故地。
是华夏领地最西疆,也是在秦皇丰功伟业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开疆拓土。
若是就此失而不得,定然会被后世子孙痛骂老祖宗不干正事!
随着少年天子日渐成长,御驾亲征完成三百年未有之统一大业。
随后又远征交趾,平定南中爨氏叛乱,覆灭林邑。
裴矩越来越感觉到,心中憧憬或许真有梦想成真的那天。
如今。
达曼挑事,西北骑兵出征,皇帝西巡。
他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在听到陛下说要设立天山道的那一刻。
对当朝皇帝的崇敬达到巅峰,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陛下,史将军率军西进,很快就能抵达伊犁河谷。”
“届时,道王自天山北麓绕到伊犁河下流的夷播海湖畔。”
“封锁伊犁河谷喇叭口,对西突厥王庭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达曼那龟孙成为瓮中之鳖,看他还笑得出来否?”
鞠伯雅想着在西域称王称霸数十年的西突厥即将覆灭,心情无比激动。
“高昌王,陛下为了收复故土,派遣裴大人经营丝路二十余载。”
“又诏令史大将军打造二十万西北铁骑。”
“就算突厥不分裂,双方亦有一战。”
“而今,东突厥融入华夏,唯西突厥苟活于西域。”
“达曼不思退路,反而主动挑衅,岂不是自寻死路乎?”
“陛下睥睨天下,雄霸九洲,怎能让其存于世焉?”
扛着精钢狼牙棒的元威对于鞠伯雅纳土归朝也是高看一眼。
接过话头,不无骄傲地说道。
“陛下二十年前就已经布局西域了?”
鞠伯雅听罢,脸上露出惊容。
眸眼中的崇拜又深了几分。
“哈哈,高昌王,陛下高瞻远瞩,傲视寰宇,这又算得了什么?”
“就是,你小子识实务,选了一条康庄大道,也是鸿运当头了。”
鱼俱罗和麦铁杖哈哈大笑。
声音如雷,震得鞠伯雅的耳朵嗡嗡作响。
高昌王暗自庆幸。
皇帝座下藏龙卧虎,能人如云。
单是眼前四位悍将,随便一个都能轻易拧下他的头颅。
而且,他总感觉暗中似乎有什么在盯着自己。
“天帝胸怀似海,接纳下臣,是臣的福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