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济民...逍遥门弟子,功在社稷。"
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每说一句,百官的脸色就变化一分。他们没想到这些年轻人竟然在短短时间内立下如此多的功劳。
"朕向来赏罚分明。"嬴政一挥手,内侍展开一卷圣旨:
"封逍遥门弟子庚丫为'镇北仙子',赐金牌一面,可见朕不拜。"
"封赵明远为'靖难真人',赐玉带一条。"
"封..."
一连串的封赏从皇帝口中说出,每念到一个名字,就有一名弟子上前领旨。这些弟子们个个气宇轩昂,风度翩翩,然而他们的脸上却都没有丝毫的欣喜之色,仿佛这些封赏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东西。
百官们都惊讶地看着这些年轻人,他们实在难以理解,这些人面对如此殊荣,为何竟能如此淡然处之?在他们看来,这些赏赐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
最后,嬴政的目光落在了庚丫身上。只见他微微一笑,缓声道:“朕知修行之人不慕荣华,但这些赏赐,乃是天下百姓的心意。”说罢,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道:“另外,朕决定在各郡设立‘仙农司’,专司推广逍遥门的仙种,此事就交由你们这些弟子负责督导。”
嬴政的话音未落,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仙农司”可是实实在在的权力啊!它意味着逍遥门将直接参与到大秦的民生治理中来,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庚丫见状,连忙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谢陛下隆恩。然师尊有言,修行之人当以苍生为念,这些虚名,不如多建几座善堂,救济那些贫苦百姓。”座粮仓来得实在。"
她说话时目光清澈,不卑不亢,让本想反对的官员都把话咽了回去。
嬴政哈哈大笑:"好!好一个'以苍生为念'!传朕旨意,各地官仓扩大三成,全力收购新粮!"
退朝后,庚丫等人正要离开,却被一个内侍拦住:
"仙师留步,陛下在偏殿有请。"
偏殿内,嬴政已经换下朝服,穿着一身常服。见弟子们进来,他笑着摆手:
"不必多礼。今日请你们来,是想问问洛先生近况。"
庚丫恭敬回答:"师尊一切安好,近日正在闭关。"
嬴政面色凝重地点点头,然后突然放低声音,仿佛生怕被人听到一般,轻声说道:“北边传来的消息,狼族这次败退后,似乎正在暗中联络其他部落。朕担心……”
然而,他的话还未说完,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这声音异常突兀,在原本安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刺耳。众人皆是一惊,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殿门处。
紧接着,一个浑身是血、狼狈不堪的斥候如狂风般冲了进来。他脚步踉跄,显然是受了重伤,但仍强撑着身体,口中高呼:“陛下!紧急军情!狼族联合突厥、匈奴等十八部,集结三十万大军,已经突破长城了!”
这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在殿内炸响。嬴政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霍然起身,难以置信地吼道:“什么?!”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无法掩饰的震惊和愤怒。嬴政瞪大双眼,死死地盯着眼前的斥候,似乎要透过他看到那三十万如狼似虎的敌军。
稍作停顿,嬴政强压下心中的惊骇,追问道:“边关守军呢?”
斥候艰难地喘了口气,用颤抖的声音回答道:“全军……全军覆没……”话音未落,他的身体便像失去支撑一般,软绵绵地倒了下去,不省人事。
殿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静得只能听到斥候微弱的呼吸声。三十万骑兵,这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如此庞大的敌军,竟然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破了长城防线,这无疑是自秦国统一六国以来,所面临的最大危机。
庚丫忽然开口:"陛下不必忧心,逍遥门愿往。"
嬴政看着她:"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知道。"庚丫眼神坚定,"但师尊说过,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三日后,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