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框。
是一对年轻男女的合照。
女人和桂木幸子很像,只是头发是黑色。
男人则是与浓黑眉毛继子相似,但体型要胖很多。
高默转向现场被抬走的尸体。
“这是我和先生年轻时拍的照片,”池村太太抢过相框道,“这个应该和调查无关吧?可以别乱动吗?”
“抱歉……”
高默看着被池村公江抢走的照片,脑中忽然一道灵光闪过。
照片中的年轻女人面容仿佛被高亮提示。
一条关键线索被捕捉。
其余纷杂线索随之有了方向。
重新查看现场还有池村公江时,高默观感已经和刚才截然不同。
池村公江的【让女儿有一个幸福的未来,不要重蹈自己覆辙】……和池村家并不是毫无关联。
其女儿就在当场。
并且大概率就是桂木幸子——太像了,除了发色几乎没什么区别。
有这种想法还要为难女儿……只是表象。
原因是不想重蹈覆辙。
重蹈什么覆辙?
高默思维越来越清晰。
说起来,这一次真正委托侦探调查的,到底是被害人还是池村公江自己?
从一开始池村公江就表现得着急,而且选人也很随意。
正常委托人会问都不问就选择一个高中生侦探?
这女人就像是故意找一个普通侦探跟着自己。
还有人为布置痕迹格外明显的书房。
时间漫长的歌剧碟片。
桌面遮挡的书本,一直没有回应的被害人……
这起案件要使“密室”成立,刚好需要一个目击证人——池村公江找侦探上门的目的其实是这个。
看似不在场证明最充分的人,实际上却是最后一个接触死者之人。
服部平次受到先入为主影响,似乎下意识忽略了这个女人犯案的可能——
被害人死亡时间是大概30分钟以内,当场死亡同样也在其中。
这里不是物理上的密室,而是心理上的密室杀人。
之所以找侦探,就是因为侦探往往对密室杀人事件印象深刻,方便完成这个心理诡